首页 > 头条 > 正文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学习中共十九大报告:理解中国变革 寻找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18-01-12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越学越兴奋。”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余锋日前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我认认真真地学习了3遍中共十九大报告,报告讲的主要是中国的‘明天’。所以,无论是寻找发展机遇,还是开发中国市场,对企业来说,学习报告都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深入解读报告中蕴含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潜力,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未来的宏观趋势,精准地寻找到商机。”余锋说,作为一家高科技制造企业,霍尼韦尔走出了一条“东方服务于东方,东方服务于世界”的发展新路,今后,也将以“中国式竞争者”的姿态携手一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去”。

  在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后,余锋第一时间组织30位亚太区高管学习报告。由于不少公司高管习惯阅读英文,余锋就找来中英文版的报告给大家学习。“我们要求个人学习和分组讨论结合起来。在分组讨论的时候,每个人负责学习报告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要把重点内容做摘要,然后结合公司业务进行讨论。”余锋说,公司还计划邀请本土和外籍专家给公司管理层解读报告,让高管团队能够真正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从变革中寻找机会,指导公司未来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余锋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关于学习报告的心得体会。经过深入细致的学习,余锋和他的团队梳理出了“智能制造”“创新”“一带一路”“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关键词,每一个关键词都与霍尼韦尔的业务紧密相关。

  “以智能制造为例,报告指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每提到一个关键词,余锋总是习惯地引用原文,“这与我们的业务紧密相关”。余锋解释说,中国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聚焦消费、技术和服务,也是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中国制造2025”将为中国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强大的政府支持和扶植、庞大的市场规模和需求,以及优秀的本土人才对高端制造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作为全球领先的制造企业,霍尼韦尔正从软件、数据和服务等方面迅速推进公司进入“由硬到软”的数字化新时代,而这与致力于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高度一致。此外,霍尼韦尔还在中国开发和提供创新的互联产品、互联服务和互联解决方案,帮助中国应对各种挑战。

  “再比如美丽中国。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余锋告诉记者,这又与霍尼韦尔的业务高度契合,也给霍尼韦尔开展中国区业务带来了商机。2017年12月,余锋带队前往江苏环保厅,了解地方需求,寻求合作契机,接下来他还将带队去广东,进一步寻求合作机会。谈及霍尼韦尔的环保创新技术,余锋告诉记者:“美好生活离不开高能效、低污染的精细化工,建设美丽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环保和节能进行生态保护。公司50%以上的产品和技术都与环保、能效相关。”(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

  读懂中国才能真正“扎根”

  □ 李治国

  早在1935年,霍尼韦尔就在上海开设了第一个经销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发展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自2013年起,中国成为霍尼韦尔美国市场以外第一大市场。在霍尼韦尔看来,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在于霍尼韦尔在努力“扎根”中国,努力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如今,霍尼韦尔公司员工认真学习中共十九大报告,正是因为深刻感受到,读懂了报告,就是找到了读懂未来中国发展的“钥匙”。

  在认真学习中共十九大报告之后,不少霍尼韦尔的员工感慨,报告就是明确的行动纲领,这让企业明明白白地看到了中国未来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这能够让公司员工、特别是外籍员工真正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并从这些变革中寻找机会,指导未来发展。

  个别外资企业之所以在中国“水土不服”,就在于他们没能深入了解中国,没能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需要彻底改造自己,思考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中国。”霍尼韦尔全球高增长地区总裁沈达理曾这样说。

  面对未来,中国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地的企业家来到中国、了解中国;我们也祝愿越来越多外资企业,能够在中国正进行的伟大变革中找到市场、找到机遇,既为中国的发展助力,也成为中国发展的受益者。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