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上海杨浦首创“社区规划师制度” 规划师走进弄堂“更新”城市

发布时间:2018-01-24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杨浦区四平社区改造项目。 李治国摄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社区功能是否完备、环境是否优越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上海市杨浦区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邀请12名来自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景观专业的专家一一对接辖域内12个街镇,全过程指导公共空间更新项目,并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通过专业的介入让社区重新焕发活力

  上海持续探索如何“像绣花一样精细”地提升城市管理能级。不久前,上海杨浦区首创“社区规划师制度”,邀请12名来自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景观专业的专家一一对接辖域内12个街镇,让以前“指点江山”的规划师们,走进弄堂深处发挥专业能力。未来3年,这些规划师将扎根各自负责的本土社区,全过程指导公共空间微更新、“里子工程”、睦邻家园等社区更新项目。

  规划师带来新变化

  与专业力量合作,提高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水平

  杨浦区翔殷路491弄住宅小区建于1993年,居民以老人、儿童居多。小区内有两处集中绿地,中央绿地设有凉亭和健身设施,居民使用频率较高,北侧的集中绿地规模较小,乔木众多,日照较少,使用率很低。小区内的健身设施也多是供成人使用的“大尺寸”器械,孩子缺少活动场所。不少居民提出,希望将北侧绿地改造成供儿童娱乐的户外亲子活动空间。

  2017年3月,杨浦区规土局将翔殷路491弄绿地改造项目推荐为“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的2017年度试点项目,设计师潘彦芹团队设计的“大象亲子乐园”方案最终入选。经过近一年建设,一个充满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大象亲子乐园”终于面世。

  潘彦芹表示,“做社区项目和以往做开发商项目不同,要满足居民的多元诉求,让活动场成为孩子们游戏互动的场所,同时大人们也可以在这里交流休憩”。

  除了社区改造,社区规划师可做的事很多,他们要定期与所结对的街镇沟通,对几类空间进行摸排和分析,包括亟待改善的老旧社区,具有提升优化潜力的社区公共空间、街角街边公共空间、社区慢行系统,等等。杨浦区希望社区规划师重点针对居民的急、难、愁问题开展社区更新活动,并结合居委会及居民诉求来设计方案。

  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表示,推进社区规划师制度,是杨浦区着眼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在社区层面的一次探索。他说:“随着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的下沉,都对街镇发挥好相关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借助社区规划师制度建立的机遇,学会与专业力量合作,在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里子工程’和睦邻家园的建设水平。”

  让居民参与进来

  通过规划设计调动居民积极性,大家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社区改造要让居民享受改造成果,最终目的是让居民满意。这也要求规划师走出“象牙塔”,主动了解社区的情况和居民的诉求,才能把高大上的设计图真正变成居民们乐于接受的实景实物。

  上海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还有不少,其公共空间往往因年久失修失去承载社区公共活动的能力。城市改造不能只着眼于大拆大建,细节的微更新更能让老小区提升品质,体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徐磊青说,社区规划师所面对的空间通常很小,但那些空间连接的人很具体,改造一张椅子、一个亭子,所能服务的周边人群很小。但如果规划设计足够好,能把辐射范围内的人吸引到这里活动,就是在创造连接。

  潘彦芹也告诉记者,在“大象乐园”的改造中,设计师团队也参与到施工过程中,居民们纷纷跑来帮忙,大家都说:“这个活动场设计得这么好,我们一定好好珍惜。”社区微更新项目充分调动起居民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到社区营造中。

  记者了解到,同济大学有不少设计师团队一直在深耕社区,为社区更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同济大学景观设计学教授刘悦来和他的团队,多年来在上海9个区完成了29个城市微更新项目,其中大部分都在杨浦区。刘悦来表示,设计不仅仅是完成物质空间的布置,而是如一颗激起千层浪的“石子”,激发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营造中来。在成为社区规划师后,他表示将继续深耕社区,延续城市规划师为城市居民服务的使命。

  形成社区设计模式

  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紧密结合

  如何让社区规划师不是一阵风,如何让社区与规划师们结合更加紧密,这是杨浦区和各个签约规划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徐磊青说,在经济和社会主体日益多元的今天,公众的自我意识与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公众参与城市决策与规划的热情愈发高涨。一个好的社区规划应该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紧密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社区规划可持续发展。作为政府和居民的“中间人”,社区规划师应以自身的工作带动社区自治、共治能力的培育。

  根据杨浦社区规划师的制度安排,社区规划师受聘后,将定期与所结对的街道(镇)进行沟通,指导街道(镇)对辖区内亟待改善的老旧社区、具有提升优化潜力的小区内部公共空间、街角街边公共空间、慢行系统等进行全面摸排和分析,并结合居委会及居民诉求,共同选取可实施的社区更新项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王红军说,从专业角度来看,城市规划师和社区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学专业的出发点就是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让城市规划师回到社区中,通过专业的介入让社区生活重新焕发活力,这是挑战,也是规划师们努力的方向”。

  “过去是带学生做项目,未来是带居民做微更新。”徐磊青认为,社区更新着眼于公共空间的提升,最终将达到居住环境、就业环境、经商环境、文化环境的全面提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治国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