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河北沙河玻璃产业调整结构、绿色发展—— “中国玻璃城”转型获新生

发布时间:2018-02-2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5年前,河北沙河汇晶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和父亲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执:扩大生产还是转型升级?

  争执以刘军的“胜利”告终。2013年,汇晶玻璃选择了之前没有尝试过的路子:一是发展玻璃深加工,做节能门窗项目;二是回收废旧泡沫,再与玻璃一起制成工艺品。

  当时,刘军转型的选择在不少玻璃企业老板眼里属于“瞎折腾”。他转型不久,平板玻璃的销路不好,价格骤跌,有的生产线1天亏上好几十万元。

  但刘军的企业通过引进人才、提升科技含量,把相框、镜框等产品卖到了美国,实现了给沃尔玛、家得宝等国际大公司供货。目前该公司一年可回收消化近5万吨白色泡沫,生产框线条近60万米,2017年实现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

  刘军企业的转型只是沙河玻璃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沙河市玻璃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发展,沙河市已成为全国玻璃生产销售的重要集散地,平板玻璃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年产值320亿元,有“中国玻璃城”之称。然而,原片玻璃产量占总产量七成之多,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大量存在,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群已深陷结构不合理的泥淖。

  除了产能过剩,沙河更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即使所有企业都达标排放,但因玻璃企业过度集中,区域排放量还是有可能会超过环境容量。对此,沙河市委书记刘果芳表示,沙河的玻璃产业必须加快调整提质增效,不断优化玻璃产业供给结构,靠供给侧改革推动玻璃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为此,沙河市积极推进玻璃产业淘汰落后产能,2016年压减玻璃产能1919万重量箱,2017年又对260万重量箱产能进行了断水、断电及封存,分别占河北省淘汰玻璃产能任务的88%和52%。

  截至目前,沙河原片玻璃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176家减少到12家。目前,淘汰的玻璃企业有80%成功实现转产,其中有近四成企业转型进入现代物流、餐饮服务、电子商务及房地产等行业。

  与此同时,沙河玻璃产业瞄准市场需求,扩大有效供给,通过大力发展工艺玻璃、美术玻璃、功能玻璃等,切实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多样化需求。平板玻璃实施“差异化”发展,鑫利、海生等企业5条浮法生产线已转产超薄、彩色玻璃等产品,产品价格由原来的1重量箱60元左右提升到100元左右。深加工产品开始“多元化”推进,高标准规划建设的8个玻璃深加工园区,累计发展深加工玻璃企业600多家,年产值达230亿元,占玻璃产业年产值的65.7%,附加值从每平方米10余元提高到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此外,沙河市选择了把治污作为玻璃企业生产经营的前置条件,用环境标准倒逼传统行业转型。邢台市环保局沙河分局局长彭建树介绍说,沙河实施了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所有生产线全部建成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备,国家设定玻璃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分别为400毫克/立方米、70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标准,当地将这两个标准分别提升为250毫克/立方米、500毫克/立方米。

  “这么做就是为了使企业真正认识到治污要动真格,对预期不能完成环保设备的玻璃生产线采取炉窑熄火措施。企业要么达标排放,要么停产治理,没有其他选项。”彭建树说,沙河市玻璃企业已累计投资15.6亿元,在产玻璃企业52条生产线全部建成脱硫、脱硝、除尘等治污设施。

  与此同时,沙河市把推进企业节能技术应用和工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在玻璃行业推广了富氧燃烧、余热(尾气)发电、电机变频改造等技术成熟、效果明显、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节能工程措施,不断提升能效水平。

  目前,沙河玻璃企业全部纳入经济开发区统一规划管理,行业节能标准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每重箱玻璃能耗由16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3千克标准煤。沙河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由2010年底的1.422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现在的1.0257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27.9%。

  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使沙河玻璃产业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该市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火炬艺术玻璃特色产业基地”,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玻璃产业压减产能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试点”。2017年,沙河玻璃荣登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位居河北省第一。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李 开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