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8-03-04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五年,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五年。全国政协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团结依靠全体委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取得了突出成效。

  协商民主见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人民政协更好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已成为党中央发挥政协作用的重要着力点。在全国政协委员苏如春看来,本届全国政协的一大特点就是监督性视察调研明显多了,“我基本上每年都要参加一两次监督性的视察调研,这样的视察调研深入、接地气,对提升履职能力大有裨益。”

  近年来,全国政协组织开展的各类视察调研活动中,监督性议题逐年增加,2015年为12项,2016年为18项,2017年则增加到20项。在政协重点提案中民主监督性提案的数量也明显增加,并加强了重点提案督办。

  民主监督既要内容,也要形式。在内容上,本届全国政协在抓重点问题专题监督上下了功夫。比如,持续关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年年聚焦,接力建言,五年来涉及扶贫问题的视察调研遍及17个省区市,实现了脱贫攻坚主战场全覆盖。连续两年围绕精准扶贫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在形式上,本届全国政协集成运用各种民主监督形式,寓监督于协商会议、视察、专题调研、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动中,切实增强了监督实效。

  此外,全国政协还积极探索更加灵活、更加经常性地开展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如在视察调研工作中强化成果跟踪落实,通过社情民意信息进行监督,试行政协全会大会发言网络直播等。

  “监督性调研+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是近年来全国政协探索的一种较好的民主监督方式。2014年初,全国政协调研组冒着严寒,先后两次就“建筑工人工伤维权有关问题”开展专题监督性调研。当年11月13日,以“建筑工人工伤维权”为议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举行,20余位委员、专家、学者与相关部委负责人通过广泛协商达成了共识。在全国政协的积极推动下,一个多月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为建筑工人工伤权益保护提供了保障性保障。

  监督性调研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有助于以理服人和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杨金生有一个比较精辟的总结:“发现问题得沉下去,可处理问题要高上来,从顶层设计上着手。这‘一高一低’相结合,既符合中国国情,也体现了协商式监督的价值。”“协商”二字,让民主监督从政协的一项职能成为一种文化、一个品牌。

  勤于学习谋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这些内涵丰富、简洁有力的文字,为政协推动履职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十二届政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不断学习中提高委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自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全国政协常委会学习讲座共举行了17场,其中16场由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亲自主持。讲座由各领域的权威担任主讲人,内容从经济到法治,从历史到外交,从转基因到人工智能无所不包,各种知识和见解在学习和交流中碰撞、升华,丰富了常委和委员们的知识储备。

  对于新委员来说,要一下子就做到“懂政协、讲规矩”并不容易。为此,十二届全国政协先后举办三期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共有32个界别的878位新任委员参加学习研讨班,占应参加集中学习委员总数的92.8%。

  政协的民主氛围是宽松的,但履职活动容不得一丝马虎,从十二届全国政协一开局,建设机关干部队伍就被摆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位于全国政协机关二楼的常委会议厅,是机关干部职工的一个“高端讲堂”。近五年来,全国政协主席和多位副主席,都曾走进这个讲堂,给干部职工讲课。大到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战略新思想,小到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都能在这个讲堂上找到权威的阐释与解答。

  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但政协绝不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真空地带”,“建设干干净净的政协机关和干干净净的干部队伍”,是本届政协的努力方向。五年来,全国政协依章程对严重违纪违法的36人撤销委员资格,从严抓好班子,抓好队伍,坚决维护了政协组织形象。

  心系人民根更深

  政协前面有“人民”二字,政协委员心中更要有“人民”二字。过去的五年,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做雪中送炭、济贫扶困的工作,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人民政协离自己很近。

  作为近年涌现出来的众多扎根基层、为民履职的政协委员群体中的一员,安徽省政协委员何宗文有诸多称呼,但老百姓最喜欢称呼他为“何委员”,他也最珍惜这个称呼。他说,评价一个合格政协委员是否称职的标尺,不是“有钱、有权、有地位”,而是“对人、对社会、对国家有没有尽职尽责”。

  是否称职,不是自己说说的,而是由人民群众评价的。今年,家住贵州大方县凤山乡的81岁老人张正英搬进了新家,“这要感谢人民政协,没想到政协委员离我们老百姓这么近。”2015年12月19日,在全国政协谋划关心下,恒大集团与大方县签订协议,计划3年内无偿投入30亿元,通过发展教育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帮助大方县到2018年底实现18万贫困人口脱贫。

  十二届全国政协以来,关系改善民生的提法,年年出现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2014年的报告提到“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5年提到“坚持履职为民,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2016年提到“关注群众期待,努力推进民生改善”;2017年提到“坚持履职为民,致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履职为民”“致力民生”这些主题词,是始终贯穿于十二届政协工作全过程的高频词。

  议政殿堂上心系人民,调查研究时根植人民。委员们围绕人民关心的问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民政协的根系在人民的土壤里生根生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天骄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