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学习文选:九篇重要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18-03-05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修改宪法是为了更好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我们要把实施宪法摆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为保证宪法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以宪法修改为契机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钟纪言: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在宪法中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第一,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决策部署;第二,在宪法中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第三,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必将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直至夺取压倒性胜利。
轩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的重大意义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第一,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战略步骤,有利于更好地团结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第三,进一步明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钟岩: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宪法的理论、实践、制度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颁布了4部宪法,每部宪法都在序言中回顾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奋斗历程和根本成就。从中可以得出一条基本结论: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更不是强加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4部宪法正是根据这一历史逻辑,在序言中确认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同时也确定了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详见]
轩理: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安排
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第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载入宪法总纲,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第二,在国家主席任职规定上作出调整,是健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制度性安排;第三,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为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奠定坚实基础;第四,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条款,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立法体制。[详见]
林木:如何理解我国宪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
宪法序言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我国宪法与其他许多国家宪法的重大区别。宪法序言是我国宪法的灵魂,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现行宪法各章节一样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一,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详见]
信春鹰: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规划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在这个凝聚着全党全国人民伟大梦想的宏伟蓝图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居于重要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新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详见]
熊选国: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好宪法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详见]
李树忠: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在准确把握我国宪法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确立了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原则。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是我们党在新时代依宪执政、依宪治国、领导立法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详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