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发布《2017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制造强国发展进程总体向好
发布时间:2018-04-10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日前,在泰国曼谷举行的2018泰国轨道交通产业展会上,中国中车工作人员在展位现场展出的复兴号模型处与泰国参观人员进行交流。本次展会上,由“复兴号”领衔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亮相,成为展会亮点。中泰人士一致认为,两国轨道交通领域合作前景可期。 新华社记者杨 舟摄
“当前,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仍处在起步阶段,制造业总体还未摆脱规模拉动的路径依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其间还可能有起伏。”4月2日,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2017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朱高峰如此判断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为系统反映制造强国发展进程,这是继2014年和2016年后,中国工程院第三次发布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报告》对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印度共9个国家2012年至2016年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跟踪测评,并对我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作出了系统总结及未来趋势预判。
制造强国建设总体向好
《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为104.34,居第4位,前三名依次为美国(172.28)、德国(121.31)、日本(112.52)。由于2015年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为105.78,因而2016年是自2012年数据统计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事实上,综合指数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我国制造业本身发展处于劣势,而主要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朱高峰告诉记者,由于2013年至2016年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滑、2016年1月份至8月份PPI指数持续为负、国际市场不景气导致出口下降等因素同时作用于中国制造业,从而造成2016年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的下滑。
《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仍处于制造强国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制造强国第二方阵;中国和英国、法国、韩国等位于制造强国第三方阵,其中中国处于前列,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比较了各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近两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5年至2016年各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进程整体向好。其中,美国是9国中唯一实现逐年正增长的国家,制造业综合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德国稳步前进,工业4.0战略成效显著;日本触底反弹,其规模受日元汇率反转上升影响较大。同时,纵观2012年至2016年间,各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情况差异较大,中国是指数值增长最大的国家,总体上符合制造强国战略的预期,与制造强国的差距正不断缩小。
“未来一段时间,由于汇率波动、国际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我国制造强国指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波动,但不会改变制造强国发展进程总体向好的趋势。”中国工程院院长、院士周济表示,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利好的推动下,2017年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还将小幅回升。
质量效益提升迫在眉睫
“早在2011年,中国制造业在规模发展上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但从综合指数来说,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周济认为,“大而不强”仍然是中国制造急需突破的瓶颈问题。
周济介绍,制造强国应该具备四个主要特征,包括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创新发展能力。以此为考量,“制造强国指标体系”从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四方面对各国制造强国发展水平给予评价分析。
2012年至2016年,中国制造业“规模发展”指数值和占比均为最高,体现传统优势不断强化的持续性,但尚未有效带动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的提高,整体转型升级有待进一步培育。特别是“质量效益”指数的贡献率始终最低,且变化不大,2016年中国制造强国质量效益指数为13.59,仅占美国质量效益指数的22.8%,制造业增加值率、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等细分指标均出现下滑。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加快推进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性转变,要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推进制造业整体提升,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制造体系,从而为早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奠定坚实基础。”周济说。
高质量攻坚迫在眉睫,与会专家纷纷为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开出良方。“质量效益虽然差距最大,却也是追赶的主要着力点,未来应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突破方向。”朱高峰认为,质量效益应面向制造业整体而不是局限在一些重点领域;同时,结构优化必须与质量效益相辅相成匹配发展,更多体现在向质量效益高的产业和环节发力,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和中小微企业,而不是停留在“高”和“新”的发展概念上;此外,可持续发展中研发创新投入的增加也要与产业效果挂钩。
“生产一台苹果手机所需的上百美元成本中,通过我国劳动力组装获取的价值还不到10美元,虽然同属于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其背后的质量效益和实际价值仍有待考量。”朱高峰说,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制造以代工、加工为主要特征,处于产业链中低价值环节,亟待越来越多拥有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向市场。
智能制造发展向前迈进
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也是培育新产业新动力的重要方向。一时之间,“中国制造2025”“中国工业4.0”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热词,制造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变革开始走向前台,受到广泛关注。
“过去,我们讨论智能化大多体现在流通领域。如今,制造智能化正逐渐进入生产领域,中国制造业规模发展优势有望带动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的转型升级。”在朱高峰看来,坚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基础,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如何运用大数据思维,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一体化发展,成为关键。
近几年,各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上海率先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将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与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钢铁化工、都市产业等领域搭建一批平台载体,发展2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万家企业“上云入网”。
江苏将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和“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新发展10万家企业核心业务“上云”、百万设备上平台,重点建设5000个星级上云企业、10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30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
“‘中国制造2025’实施3年多来,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特别是动员了企业作为制造业主体的力量,汇集多方优势资源,形成全国上下联动振兴制造业发展的态势,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周济说,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美国制造强国指数稳步较快增长的压力下,我国制造强国指数与美国之间的差距缩小进程并不显著,要在2025年实现初步目标、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仍需要作出更大努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