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在逆城镇化进程中重塑乡村——访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

发布时间:2018-04-26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李铁在中国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广东)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本报记者 张建军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到:“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是总书记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到逆城镇化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烈探讨。在中国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广东)论坛上,本报记者针对有关逆城镇化的热点问题,专访了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

  记者: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如何?逆城镇化又如何表现?

  李铁:可以说,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同时逆城镇化现象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

  我国城镇化近些年处于高速增长期,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平均每年以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8.52%,城镇人口达到7.9亿。从进程看,我国已经完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过程。但由于各项改革进展较慢,我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有16个百分点的差距,也就是说,目前在城镇就业的2.8亿农民工,还未真正实现在城镇落户。可见持续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什么是逆城镇化?就是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的就业、居住和消费以及投资从城市向郊区和农村地区扩展的现象。当前,一部分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如东部地区的3大都市圈地带,消费的多元化趋势从城市向农村漫延,从近郊区向远郊区扩展。北京的周末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持续到现在,一直处于升温状态。周末和大小长假通往郊区的公路严重塞车,充分说明了郊区经济发展的长盛不衰。随着时间的演变,周末经济甚至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山西境内。

  记者:在城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提出推动逆城镇化?

  李铁:的确有很多人感到疑惑:城镇化还没到火候,怎么就逆城镇化了?其实,逆城镇化不是对全国讲的,而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情况具体分析。城镇化率只有达到70%以上,才会出现逆城镇化趋势。为什么总书记是在广东团提到逆城镇化问题?因为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率已超过80%,城乡连片发展已成趋势。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同样如此。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企业呈现远郊区化,这是国际城镇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同时伴随着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城市的资本和要素也需要投向农业和农村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正确理解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发展的新情况,对推动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两个方面都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记者:我国逆城镇化的发展有何具体现象,又面临着哪些机遇?

  李铁:举几个例子。比如旅游等消费的逆城镇化。为什么乡村旅游那么兴旺?因为我国旅游消费人口已经以亿为单位计算,传统景点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人们正在寻求新的旅游景点,和大自然做最亲密的接触。有消费就有投资,就能带动乡村发展,这方面有非常大的挖掘潜力。

  又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新的投资空间。当前农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简单的粮食生产到瓜果蔬菜花卉等多种经济作物,而且还要实现规模化生产。而这种需求变化,靠农民自己是满足不了的,所以才会有褚时健的“褚橙”、潘石屹的“潘苹果”、柳传志的“柳桃”,才会有大量城里人带着资本投入乡村。从很多案例看,通过投资的逆城镇化进程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现实。

  交通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有利于加快逆城镇化进程。截至2017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资本下乡、消费下乡和投资下乡由于交通设施的改善,大大减少了阻力。同时,互联网的发育大大缩小了要素流通的空间距离,加快了城市空间和农村空间的联系。

  记者:适应逆城镇化现象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您认为下一步需要破解的难题是什么?

  李铁:在逆城镇化进程中,未来通过产业来重新塑造乡村是可以实现的,但最后要破解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向中小城市放权。

  回顾我国城镇化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经济,到90年代淘汰乡镇企业、关闭县级以下工业园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产业园区格局。但在今天,成本抬高逼迫工业企业重新选择发展模式,规模化工业将向小城镇甚至乡村转移。这是更高层次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没有污染,却能降低成本。

  认清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这种规律,就要结合逆城镇化现象,及时调整政策。要给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放权,允许他们自行寻找和接纳更多企业前来投资开发;要允许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到小城镇和村庄落户,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同时为农村产业带来长期收益;要改革传统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通过一系列大胆改革,去激发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动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 张建军)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