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山东乳山用科技“点贝成金”

发布时间:2018-05-1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山东威海乳山市生态环境优越,盛产鱼、虾、贝等100余种水产品,其中,牡蛎养殖面积达8万亩,年产量30万吨。

  但近年来,传统的“小而散”的养殖模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牡蛎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乳山把重心放在了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上。

  前不久,中国牡蛎国际高峰论坛在山东乳山召开,200余名海内外知名海洋专家学者和国内水产业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牡蛎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只有依靠科技支撑,搭建从育种到养殖、加工的全产业链科研平台,才能在未来的海洋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挤进竞争激烈的牡蛎高端市场。”乳山市市长宫本杲说。

  为此,乳山与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推广牡蛎新品种,建设牡蛎苗种研发中心,开展牡蛎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乳山还将海洋牧场建设提上日程,聘请专业机构对水文、水质、洋流、潮汐等基础条件系统摸底,根据海区适养品种、养殖方式、海区承载力等,编制了现代海洋牧场规划,将海上区域划分为贝类养殖区、人工鱼礁区、底播增殖区等。

  “目前,乳山已经编制完成48万亩海区建设规划和一期10万亩对外招商方案,并且启动了一期5000亩示范区建设。”乳山市海渔局局长马祝介绍,将按照世界领先标准,建设集育苗、养殖、研发、集散和交易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海洋牧场综合体,带动新一轮产业发展。海洋牧场项目建成后,38万亩浮筏养殖开发海域的产出可达40万吨,年产值增加到30亿元以上。

  逐渐完善的牡蛎产业链条,让乳山的牡蛎变身多种产品,走向市场。

  在乳山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牡蛎壳经过预处理、超级粉碎等工序后,变成了细腻的牡蛎粉,再经过酶解、配比、填料,最终加工成土壤调理剂,销售供不应求。

  牡蛎肉也通过“多重变身”,实现高值化利用。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牡蛎为原材料,乳山生产出牡蛎功能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延伸了牡蛎产业链条。

  立足海洋资源,乳山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海洋商贸物流、海洋休闲旅游。如今,以牡蛎产业和健康养生产业为引领,融牡蛎养殖、科技研发、电商交易、冷链物流、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牡蛎特色小镇雏形在乳山渐现。(经济日报 记者 袁勇)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