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好一个大“林子”——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55年发展历程速写

发布时间:2017-08-05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塞罕坝林场利用道路旁的防火阻隔带种植土豆、油菜等经济作物。本报记者 马列摄/光明图片
塞罕坝林场利用道路旁的防火阻隔带种植土豆、油菜等经济作物。本报记者 马列摄/光明图片

从亮兵台上俯瞰塞罕坝万亩林海。本报记者 周梦爽摄
从亮兵台上俯瞰塞罕坝万亩林海。本报记者 周梦爽摄
滦河源头湿地。本报记者 周梦爽摄
滦河源头湿地。本报记者 周梦爽摄
七星湖假鼠妇草湿地公园的游客。本报记者 马列摄
七星湖假鼠妇草湿地公园的游客。本报记者 马列摄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

  塞罕坝人喜欢说“林子”。

  指着一片小树林,他们会说,“这个‘林子’长的都是云杉”,或者说,“那个‘林子’,是我看着长起来的”。

  他们心目中的“林子”富有弹性,可远可近,可大可小。

  整个林场,林地面积112万亩,在塞罕坝人说来,也是个“林子”。比如,他们说,“我们这个‘林子’很特别,七月份油菜花开得正好”。

  有意思的是,不少塞罕坝人也被人亲切地喊着“林子”。

  司铁林、李振林、于瑞林、张林、刘庆林、谷庆林、孟庆林、王树林、杨国林、姜清林、李清林、张清林、李占林、孙占林、孙建林、张建林、张玉林、窦宝林、李大林、李凤林、刘凤林、陆爱林、穆秀林、鹿德林、吴德林、邵和林、孙有林、闫晓林、张晓林……

  这些塞罕坝人,有的名字里边原本就带有“林”字,来到塞罕坝,成了务林人,延续着与树木、森林的缘分。有的属于“林二代”,父辈不约而同地“就地取材”,给他们的名字镶上这个“林子”的印记。

  同一片“林子”,同一汪绿色,同一个家园。人与树的关系图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轨迹,中国人环境意识与生态理念的升华历程,在塞罕坝这片“林子”里,彰显得动人而清晰。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