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鸣单车660天生死末路:生于风口 死于现金流
发布时间:2018-05-23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北青网5月22日电(统筹:陈勇敢 实习记者/马洋)终于,小鸣单车走向了破产清算的一步。
5月19日,广东消委会发布消息称,小鸣单车经营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骑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根据《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押金未能退还的消费者是对悦骑公司享有债权的债权人,可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进行债权申报。
此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18年5月18日进行债权申报公告,公告明确了债权申报的期限、渠道以及程序等信息。
此时,距离悦骑公司注册成立才过去不到两年时间。小鸣单车,这家曾是共享单车第二梯队的领头羊企业,共运行了大概660天。
短暂荣光:两轮融资仅间隔11天
公开信息显示,悦骑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注册资本621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关斌。
与OFO、摩拜全国广撒网的战略不同,小鸣单车主要覆盖华南二三线城市。凭借成本适中(把造车成本控制在500元左右)、规模化投放的产品策略,小鸣单车成立后迅速得到了各方资本的亲睐。
成立仅俩月(2016年9月27日),小鸣单车便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同年10月,小鸣单车宣布完成一亿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为运动单车品牌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跟投。同时,邓永豪也加入小鸣单车创始团队,全面参与小鸣单车的经营战略、产品研发和供应链整合等业务。
从天使轮到A轮,两轮融资,中间仅隔11天。作为共享单车的后起之秀,小鸣单车的名声虽然比不得一线阵营的ofo和摩拜,但也算是风光无限。
信息来源于IT桔子网
邓永豪的加入为小鸣单车带来了资金、单车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随着邓永豪的入局,靠着半开放平台和城市联运的策略,小鸣单车落地生根,迅猛的扩张速度也让其在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南方日报》在2017年4月7日曾报道,在小鸣单车投放的高峰期,其供应商凯路仕的生产车间内,“一天产能可以高达2万辆以上”。当时凯路仕负责人甚至对外表示,预计2017年凯路仕工厂要生产小鸣单车400万辆。
2016年12月6日,中国共享经济华南高峰论坛上,邓永豪在演讲中勾勒出了他心中共享单车的美好愿景:中国人口为14亿,城镇人口为8.4亿,当中一半有出行需要,而5公里以内的以30%计,平均来回两次,假如有一半使用共享单车的话,每天将达到1.26亿次。以单次使用0 .5元计,每年共享单车的潜在市场高达189亿元。
现场,邓永豪透露小鸣单车的车辆成本只有400元,远低于同行,加上使用实心轮胎,后期维护成本也相当较低。“以每辆车每天骑行4次,每次收费0.5元计,理论上200天即可回收成本,回收成本周期还不到对手的三分之一。”
对于小鸣单车,这一切都好像充满了希望。
转折:B轮融资与危机同时出现
A轮融资过后的很长时间内,小鸣单车再没有获得融资。直到2017年7月,小鸣单车宣布获得由联创永宣领投、碚曦投资跟投的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这也成为了小鸣单车披露的最后一轮融资。
小鸣单车时任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宇莹在宣布融资消息的当天对外表示,“将进一步加速电子围栏战略在全国布局,并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带动提升用户体验。”
陈宇莹曾在阿里巴巴和腾讯任职,在邓永豪的多次力邀下入职小鸣单车成为CEO。据陈宇莹介绍,小鸣单车其实在一二线城市的投放量并不多,主要是做电子围栏。小鸣单车曾考虑放弃一二线市场,不继续做投放,而是专注于电子围栏的研发。
然而,市场并没有给小鸣单车继续试错的机会。
2017年中起,比小鸣单车获得更大规模投资的共享单车第一梯队摩拜、ofo相继开启信用免押金,此举远远把后面的竞争对手甩在身后,让后面的企业措手不及。
从这时候起,除了共享单车第一梯队,大烧其钱的共享单车行业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寒冬。
2017年6月,在重庆,只正式运营了5个月的悟空单车黯然退场,创始人雷厚义自称被朋友调侃为“互联网最著名的失败者”。
2017年8月,在江苏,町町单车轰然倒塌。创始人丁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公司倒闭、家庭破产、女友分手,他已一无所有,除了一身债务和一条狗。
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小鸣单车也未能幸免。几乎是与融资消息同时发生,2017年7月后,反映小鸣单车押金难退的投诉开始频繁出现,且越来越密集,直至群情汹涌。
2017年8月底,针对退押金难的问题,当时仍未离职的小鸣单车CEO陈宇莹对媒体解释是“技术问题”。但这一解释并没有消除用户的质疑,退押金潮仍在继续。
同时,小鸣单车投放在市场上的单车也相继出现问题。共享单车本是一个更新换代相当之快的产品,相比于老旧的车辆,人们更愿意选择崭新安全的车。
然而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及时更新,许多损坏的车辆仍然在市场上被使用,不仅如此,许多用户反映在需要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小鸣单车,即使注册了APP缴纳了押金,仍然很少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共享单车过剩投放导致“城市管理难”和“押金难退”两大问题,政府部门开始给共享单车念“紧箍咒”。
2017年8月1日,包括交通运输部在内的10部门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鼓励明显,但是规范意味也很浓厚。其中提到要“引导有序投放车辆”,实际上为各地限制共享单车投放找到了依据。指导意见发布后,广州交委即表示,已要求企业不再新增投放共享单车。
这意味着,纵使融到了资金,小鸣单车们也不能再增加市场投放量。小鸣单车失去了继续扩张市场份额的机会。
小鸣单车末路:遭遇资金困境
2017年11月,广州秋风渐起,年轻的小鸣单车的故事也走入了尾声。
2017年11月23日,有媒体报道,小鸣单车实际控制人邓永豪失联,公司CEO陈宇莹已于2017年10月离职,小鸣单车公司裁员99%,有员工称被拖欠工资。
随后在与易简财经主编张威的对话中,邓永豪自称自己没有失联。他表示自己早在2017年6月就退出了小鸣单车,并于8月23日完成交接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和股权的工商变更。
《财镜》(微信id:news_cj)记者查询工商信息发现,悦骑公司原二股东、广州梦融投资的法人、股东兼董事关斌于此时成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广州梦融投资曾参与了小鸣单车的A轮投资。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小鸣单车团队成员第一次发生变更了。早在邓永豪携带资本加入小鸣单车创始团队时,小鸣单车原创始人金超慧即悄然退出。
据关斌自述,自2017年8月进入公司,其就一直在忙着寻找新的投资人,并谋求企业重组,然而却没有人愿意接盘,公司股东也早已不愿继续投资。无奈之下,关斌只好从个人账上划了500万借给公司,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等。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用户的押金无法被退还。
2017年12月,广东消委会就小鸣单车拖欠押金等问题,将悦骑公司告上法庭。该案成为共享单车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全国第一案。
今年3月,广州市中院公开审理此案并当庭宣判。庭审信息透露,小鸣单车的注册资金为600万左右,共收到400多万用户的押金,共计约8亿元。法庭审理时,还剩下70多万用户的押金尚未退还,但小鸣单车已经停止运营。
此外,广州市中院判决悦骑公司须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退还押金,向公众披露押金收支使用信息,并在媒体上发表经法院认可的赔礼道歉声明。
悦骑公司当庭表示并未有上诉打算。但之后悦骑公司并未在法定期限内执行判决,广东消委会在4月底向法院提出申请,对该公司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广州市中院认为,悦骑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事实清楚,该用户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对悦骑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符合法律规定,予以受理。
再然后便是5月19日,外界通过广东消委会得知,悦骑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
尾声:创始团队的反思
从兴起到破产清算,小鸣单车只用了660天的时间。
660天的起起伏伏,小鸣单车的故事让人唏嘘,也让人反思。
针对小鸣单车的衰亡及共享单车行业的问题,小鸣单车前任CEO陈宇莹曾表示: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其实是成立的,但行业太混乱,大家恶性竞争,很多时候是免租金,导致没有好的现金流,使得押金方面的问题很多。
她还表示,在共享单车产业繁荣的时候,资金如同泡沫般大量汇集,但热潮一旦冷却,各种问题就浮出水面。
小鸣单车曾经的实际控制人邓永豪则表示,共享单车的主要问题“还是本身的盈利模式问题”,“单靠每次收费0.5元根本无法回收成本,只有使用电子围栏,才有可能产生收益”。但邓永豪并不否认共享单车“资本回归理性,政府适当引导,共享单车还是很有未来”。
只是这一切,都与小鸣单车无关了。
5月19日,广东消委会发布消息称,小鸣单车经营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骑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根据《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押金未能退还的消费者是对悦骑公司享有债权的债权人,可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进行债权申报。
此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18年5月18日进行债权申报公告,公告明确了债权申报的期限、渠道以及程序等信息。
此时,距离悦骑公司注册成立才过去不到两年时间。小鸣单车,这家曾是共享单车第二梯队的领头羊企业,共运行了大概660天。
短暂荣光:两轮融资仅间隔11天
公开信息显示,悦骑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注册资本621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关斌。
与OFO、摩拜全国广撒网的战略不同,小鸣单车主要覆盖华南二三线城市。凭借成本适中(把造车成本控制在500元左右)、规模化投放的产品策略,小鸣单车成立后迅速得到了各方资本的亲睐。
成立仅俩月(2016年9月27日),小鸣单车便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同年10月,小鸣单车宣布完成一亿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为运动单车品牌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跟投。同时,邓永豪也加入小鸣单车创始团队,全面参与小鸣单车的经营战略、产品研发和供应链整合等业务。
从天使轮到A轮,两轮融资,中间仅隔11天。作为共享单车的后起之秀,小鸣单车的名声虽然比不得一线阵营的ofo和摩拜,但也算是风光无限。
信息来源于IT桔子网
邓永豪的加入为小鸣单车带来了资金、单车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随着邓永豪的入局,靠着半开放平台和城市联运的策略,小鸣单车落地生根,迅猛的扩张速度也让其在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南方日报》在2017年4月7日曾报道,在小鸣单车投放的高峰期,其供应商凯路仕的生产车间内,“一天产能可以高达2万辆以上”。当时凯路仕负责人甚至对外表示,预计2017年凯路仕工厂要生产小鸣单车400万辆。
2016年12月6日,中国共享经济华南高峰论坛上,邓永豪在演讲中勾勒出了他心中共享单车的美好愿景:中国人口为14亿,城镇人口为8.4亿,当中一半有出行需要,而5公里以内的以30%计,平均来回两次,假如有一半使用共享单车的话,每天将达到1.26亿次。以单次使用0 .5元计,每年共享单车的潜在市场高达189亿元。
现场,邓永豪透露小鸣单车的车辆成本只有400元,远低于同行,加上使用实心轮胎,后期维护成本也相当较低。“以每辆车每天骑行4次,每次收费0.5元计,理论上200天即可回收成本,回收成本周期还不到对手的三分之一。”
对于小鸣单车,这一切都好像充满了希望。
转折:B轮融资与危机同时出现
A轮融资过后的很长时间内,小鸣单车再没有获得融资。直到2017年7月,小鸣单车宣布获得由联创永宣领投、碚曦投资跟投的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这也成为了小鸣单车披露的最后一轮融资。
小鸣单车时任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宇莹在宣布融资消息的当天对外表示,“将进一步加速电子围栏战略在全国布局,并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带动提升用户体验。”
陈宇莹曾在阿里巴巴和腾讯任职,在邓永豪的多次力邀下入职小鸣单车成为CEO。据陈宇莹介绍,小鸣单车其实在一二线城市的投放量并不多,主要是做电子围栏。小鸣单车曾考虑放弃一二线市场,不继续做投放,而是专注于电子围栏的研发。
然而,市场并没有给小鸣单车继续试错的机会。
2017年中起,比小鸣单车获得更大规模投资的共享单车第一梯队摩拜、ofo相继开启信用免押金,此举远远把后面的竞争对手甩在身后,让后面的企业措手不及。
从这时候起,除了共享单车第一梯队,大烧其钱的共享单车行业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寒冬。
2017年6月,在重庆,只正式运营了5个月的悟空单车黯然退场,创始人雷厚义自称被朋友调侃为“互联网最著名的失败者”。
2017年8月,在江苏,町町单车轰然倒塌。创始人丁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公司倒闭、家庭破产、女友分手,他已一无所有,除了一身债务和一条狗。
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小鸣单车也未能幸免。几乎是与融资消息同时发生,2017年7月后,反映小鸣单车押金难退的投诉开始频繁出现,且越来越密集,直至群情汹涌。
2017年8月底,针对退押金难的问题,当时仍未离职的小鸣单车CEO陈宇莹对媒体解释是“技术问题”。但这一解释并没有消除用户的质疑,退押金潮仍在继续。
同时,小鸣单车投放在市场上的单车也相继出现问题。共享单车本是一个更新换代相当之快的产品,相比于老旧的车辆,人们更愿意选择崭新安全的车。
然而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及时更新,许多损坏的车辆仍然在市场上被使用,不仅如此,许多用户反映在需要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小鸣单车,即使注册了APP缴纳了押金,仍然很少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共享单车过剩投放导致“城市管理难”和“押金难退”两大问题,政府部门开始给共享单车念“紧箍咒”。
2017年8月1日,包括交通运输部在内的10部门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鼓励明显,但是规范意味也很浓厚。其中提到要“引导有序投放车辆”,实际上为各地限制共享单车投放找到了依据。指导意见发布后,广州交委即表示,已要求企业不再新增投放共享单车。
这意味着,纵使融到了资金,小鸣单车们也不能再增加市场投放量。小鸣单车失去了继续扩张市场份额的机会。
小鸣单车末路:遭遇资金困境
2017年11月,广州秋风渐起,年轻的小鸣单车的故事也走入了尾声。
2017年11月23日,有媒体报道,小鸣单车实际控制人邓永豪失联,公司CEO陈宇莹已于2017年10月离职,小鸣单车公司裁员99%,有员工称被拖欠工资。
随后在与易简财经主编张威的对话中,邓永豪自称自己没有失联。他表示自己早在2017年6月就退出了小鸣单车,并于8月23日完成交接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和股权的工商变更。
《财镜》(微信id:news_cj)记者查询工商信息发现,悦骑公司原二股东、广州梦融投资的法人、股东兼董事关斌于此时成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广州梦融投资曾参与了小鸣单车的A轮投资。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小鸣单车团队成员第一次发生变更了。早在邓永豪携带资本加入小鸣单车创始团队时,小鸣单车原创始人金超慧即悄然退出。
据关斌自述,自2017年8月进入公司,其就一直在忙着寻找新的投资人,并谋求企业重组,然而却没有人愿意接盘,公司股东也早已不愿继续投资。无奈之下,关斌只好从个人账上划了500万借给公司,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等。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用户的押金无法被退还。
2017年12月,广东消委会就小鸣单车拖欠押金等问题,将悦骑公司告上法庭。该案成为共享单车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全国第一案。
今年3月,广州市中院公开审理此案并当庭宣判。庭审信息透露,小鸣单车的注册资金为600万左右,共收到400多万用户的押金,共计约8亿元。法庭审理时,还剩下70多万用户的押金尚未退还,但小鸣单车已经停止运营。
此外,广州市中院判决悦骑公司须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退还押金,向公众披露押金收支使用信息,并在媒体上发表经法院认可的赔礼道歉声明。
悦骑公司当庭表示并未有上诉打算。但之后悦骑公司并未在法定期限内执行判决,广东消委会在4月底向法院提出申请,对该公司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广州市中院认为,悦骑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事实清楚,该用户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对悦骑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符合法律规定,予以受理。
再然后便是5月19日,外界通过广东消委会得知,悦骑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
尾声:创始团队的反思
从兴起到破产清算,小鸣单车只用了660天的时间。
660天的起起伏伏,小鸣单车的故事让人唏嘘,也让人反思。
针对小鸣单车的衰亡及共享单车行业的问题,小鸣单车前任CEO陈宇莹曾表示: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其实是成立的,但行业太混乱,大家恶性竞争,很多时候是免租金,导致没有好的现金流,使得押金方面的问题很多。
她还表示,在共享单车产业繁荣的时候,资金如同泡沫般大量汇集,但热潮一旦冷却,各种问题就浮出水面。
小鸣单车曾经的实际控制人邓永豪则表示,共享单车的主要问题“还是本身的盈利模式问题”,“单靠每次收费0.5元根本无法回收成本,只有使用电子围栏,才有可能产生收益”。但邓永豪并不否认共享单车“资本回归理性,政府适当引导,共享单车还是很有未来”。
只是这一切,都与小鸣单车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