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再度加息 央行公开市场按兵不动
发布时间:2018-06-15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6月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二次加息。对于美联储加息操作,央行并没有延续3月的跟随加息操作,而是采取了与去年6月相同的不加息策略,维持逆回购操作利率不变。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操作是对内外部环境平衡后的结果,展现了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年内美联储大概率还会进行两次加息,后续央行跟随的加息的可能性有所提升。
美联储年内二度加息
6月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基点至1.75%-2.00%,这是美联储年内第二次加息。多数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加息次数增加到四次。
对于此次加息操作,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发表的一份声明称,经济“正以稳健的速度增长”,失业率已经“下降”,家庭支出“有所回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再次加息是合适的。
今年3月22日,美联储宣布了今年来首次加息,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1.5%-1.75%。3月22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5%,此前为2.5%,小幅上行5个基点。因当日有1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500亿元。
在谈及美联储加息对国内经济影响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6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中国过往的经验和现实情况看,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短期来看是有限的。
毛盛勇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纷纷转向,同时还推出了一些竞争性的减税政策。从这些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总体还是延续复苏态势,国际贸易保持增长态势,这种态势有望得到延续。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增长的态势,为中国经济和外贸的良好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央行“按兵不动”
美联储加息引起业内人士热议,中国央行是否跟进加息成为焦点。。6月14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700亿,但维持操作利率不变。当天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55%、2.70%和2.85%,均与此前持平。
向前追溯,自2016年以来,除了2017年6月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并未跟进以外,历次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当日,央行都上调了以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政策利率。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分析,从本次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看出三点:国内的经济金融环境确实表现出一些风险,信用风险的陆续暴露、社融规模的持续下行、银行资产负债端缺口的加剧等,都成了央行开展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考虑因素;当前70个基点左右的中美利差仍然在央行可接受的范围内,当前我国热钱波动明显减少,资本管制尚未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增大,人民币汇率总体仍然较为平稳,不再是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矛盾;央行对流动性环境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关切,后续流动性环境仍然将保持偏松的状态。
货币政策主动性增强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央行本次并没有延续3月的跟随美联储加息操作,而是维持逆回购操作利率不变,是中国央行对内外部环境平衡后的结果,展现了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目前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差距仅能容纳2到5个基点的加息,而宏观经济指标不支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因此在未来的美联储加息进程中,我国央行可能不会每一次都亦步亦趋,而会根据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自主确定合意的政策利率水平。
央行参事盛松成在今年6月也曾表态称,尽管中国央行仍有可能在公开市场小幅加息,但长期来看中国没必要跟随美联储加息,更没有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必要。从绝对值来说,我国利率高于国外很多,CPI也不高,加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此不能一味地参照西方进行价格型调控,降准(数量型调控)和公开市场利率调整(价格型调控)更要相机决策。
不过,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在年内还会有较大概率再进行两次加息。在明明看来,后续央行跟随加息的可能性有所提升,预计央行后续加息仍将采取阶段性跟随策略。与此同时,量价配合的工具组合仍然将得到延续,后续跟随美联储加息的概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后续降准+MLF数量工具组合的操作空间,下半年大概率将再次进行降准+MLF操作的判断。
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
美联储年内二度加息
6月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基点至1.75%-2.00%,这是美联储年内第二次加息。多数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加息次数增加到四次。
对于此次加息操作,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发表的一份声明称,经济“正以稳健的速度增长”,失业率已经“下降”,家庭支出“有所回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再次加息是合适的。
今年3月22日,美联储宣布了今年来首次加息,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1.5%-1.75%。3月22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5%,此前为2.5%,小幅上行5个基点。因当日有1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500亿元。
在谈及美联储加息对国内经济影响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6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中国过往的经验和现实情况看,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短期来看是有限的。
毛盛勇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纷纷转向,同时还推出了一些竞争性的减税政策。从这些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总体还是延续复苏态势,国际贸易保持增长态势,这种态势有望得到延续。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增长的态势,为中国经济和外贸的良好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央行“按兵不动”
美联储加息引起业内人士热议,中国央行是否跟进加息成为焦点。。6月14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700亿,但维持操作利率不变。当天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55%、2.70%和2.85%,均与此前持平。
向前追溯,自2016年以来,除了2017年6月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并未跟进以外,历次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当日,央行都上调了以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政策利率。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分析,从本次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看出三点:国内的经济金融环境确实表现出一些风险,信用风险的陆续暴露、社融规模的持续下行、银行资产负债端缺口的加剧等,都成了央行开展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考虑因素;当前70个基点左右的中美利差仍然在央行可接受的范围内,当前我国热钱波动明显减少,资本管制尚未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增大,人民币汇率总体仍然较为平稳,不再是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矛盾;央行对流动性环境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关切,后续流动性环境仍然将保持偏松的状态。
货币政策主动性增强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央行本次并没有延续3月的跟随美联储加息操作,而是维持逆回购操作利率不变,是中国央行对内外部环境平衡后的结果,展现了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目前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差距仅能容纳2到5个基点的加息,而宏观经济指标不支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因此在未来的美联储加息进程中,我国央行可能不会每一次都亦步亦趋,而会根据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自主确定合意的政策利率水平。
央行参事盛松成在今年6月也曾表态称,尽管中国央行仍有可能在公开市场小幅加息,但长期来看中国没必要跟随美联储加息,更没有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必要。从绝对值来说,我国利率高于国外很多,CPI也不高,加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此不能一味地参照西方进行价格型调控,降准(数量型调控)和公开市场利率调整(价格型调控)更要相机决策。
不过,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在年内还会有较大概率再进行两次加息。在明明看来,后续央行跟随加息的可能性有所提升,预计央行后续加息仍将采取阶段性跟随策略。与此同时,量价配合的工具组合仍然将得到延续,后续跟随美联储加息的概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后续降准+MLF数量工具组合的操作空间,下半年大概率将再次进行降准+MLF操作的判断。
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