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经济料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发布时间:2018-06-15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投资增速回稳,消费需求稳增,下半年经济有望延续稳中有进态势。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韧性较强。未来制造业投资将继续改善,PPP库存清理完成将带动基建投资发力,网购和汽车消费的延后将形成消费放量,对未来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2%,比1-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134399亿元,增长8.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7%和8.2%,增速分别比1-4月份加快1.8和0.3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1-5月份采矿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出现了明显反弹。伴随着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和工业品价格、盈利的改善,资本开支回暖是必然趋势。采矿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将会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里持续反弹,对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很强的支撑。
“民间投资发力支撑了制造业投资稳步回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民间投资是制造业投资主体,2017年民间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87%。结构性去杠杆重点去的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杠杆,对民间投资约束较小。此外,高新技术制造业仍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动力所在。5月,专用设备、医药、汽车及计算机通信投资分别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0.2、0.1、0.06及0.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尽管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但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制造业中,多数都是中小企业,还有很多民营企业。下一步要更好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特别是要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更好巩固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势头。
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2%。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水泥、钢材价格的上涨对房地产投资增速保持平稳起到支撑作用。资金来源方面,来自于国内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部分继续保持负增长,说明严控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政策基调未变。在社融收紧的情况下,未来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仍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房地产投资增速料难以维持。
消费增长仍有潜力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59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鲁政委分析,年中电商大促及消费品进口关税下调预期推迟了消费。6月中旬各大电商推出大促活动,如京东以火红六月为宣传点,推出大型促销活动,这或使居民部分消费推迟至活动当月;同时,5月国务院宣布下调汽车进口关税,执行日为7月1日起,导致居民有汽车降价预期进而推迟汽车消费。此外,去年端午节位处5月,节假日消费推升去年同期基数,进而拉低了2018年消费增速。
“在电商大促活动及端午节假日消费综合作用下,6月消费增速有望回升;而在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国内持续推出消费品关税下调举措,下半年我国消费增长仍有潜力。”鲁政委表示。
统计局数据显示,新业态增长较快。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2691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4819亿元,增长30.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6%;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872亿元,增长32.8%。
展望未来,毛盛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贡献提升是必然发展趋势。应当顺应消费升级大势,把消费引领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供给,带动有效投资增加,盘活内需。只要把内需文章做好,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没有问题。
在诸建芳看来,告别通缩时代后的总体收入改善仍然对消费增长形成支撑,因此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另外,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服务消费比重上升,零售数据不足以完整反映居民消费变化。
全年料实现6.5%左右增长
“下半年出口继续保持10%左右的增速仍然比较可能。”诸建芳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在4.0%左右,比2017年有所加快,在全球经济需求回暖的推动下,中国外需增长有望保持较快速度。
“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应不成问题。”在毛盛勇看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稳定在60%左右,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新兴动能不断成长,改革开放激发了更多活力。从产业角度看,工业近两年增长情况稳中有升,去年大多数月份维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平,今年前几个月仍然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服务业总体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条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1-5月财政支出增速小于收入增速,积极的财政政策未完全落实导致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充分。下半年财政政策仍应按照2.6%的赤字预算规划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定位进行有步调的实施。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的连续性、市场运行的连续性,因为实质性改革的推进所带来的融资环境偏紧是必然的,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