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从城市看中国:经济集聚、人才争夺与产业迁移

发布时间:2018-06-23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总报告)》,从城市层面观察中国经济的时空变化及其未来走势,并有所发现:一是中西部头部城市崛起,南北分化加剧,以东中一体和一网五带为标志的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越发凸显;二是中部地区人口持续回流,东中一体趋势加强,“北雁南飞”成为新趋势,城市间人才争夺日趋激烈;三是成熟城市群内制造业向周边扩散,成长中城市群内制造业则向中心城市加速集聚,非城市群内城市产业结构趋于低端服务业化

  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目前全世界有5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城市角度审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正处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截至2017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8.52%,城市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因此,从城市层面观察中国经济的时空变化及未来走势就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视角。

  一、城市视角下的中国经济格局: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南北分化加剧,以东中一体和一网五带为标志的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越发凸显

  (一)中西部核心城市通过外引内聚使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东部地区中心城市则向周边及其他地区外溢

  中西部核心城市通过经济内聚方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西部城市如重庆、武汉、长沙、郑州、成都等在过去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就2013年—2016年的GDP变动情况而言,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等中西部核心城市的GDP分别增长40.16%、33.60%、30.83%、31.61%、30.80%、30.54%,远高于所在城市群非核心城市的增速,同时也要高于东部七个城市群内所有城市的平均增速(27%),说明目前中西部城市群正处于成长阶段,城市群内资源要素正向核心城市集聚。

  东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则处于要素外溢阶段。2013年—2016年,在26个长三角城市中,GDP增长率最快的五个城市分别是安庆、无锡、马鞍山、苏州和绍兴,而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的GDP增长率分别位居第14、17、23和21位,远低于周边城市的增长速度;在14个珠三角城市中,GDP增长率位居前五的分别是韶关、江门、中山、佛山和汕尾,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和深圳则位于第8位和第14位,这也印证了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要素和产业正在向周边城市及其他地区外溢。

  伴随东部地区的资源要素向中西部扩散,中西部核心城市积极对接东部地区的优质资源,通过要素外引方式不断发展壮大。

  (二)经济增速“南高北低”日趋明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内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究其原因,城市之间因为要素及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经济发展起点不平衡,集聚机制在空间上的差异则导致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不平衡,制约集聚机制发挥效果的外部环境、政策差异则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不平衡。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长期性,同时这种不平衡也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表现形式。

  从空间上来看,中国城市GDP增速整体呈现“南高北低”态势。北方的京津冀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GDP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9.82%、3.6%、-29.95%、15.24%、22.95%、18.5%,南方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的GDP平均增长率则分别为27.58%、28.04%、24.99%、26.43%、28.96%、31.34%,平均增长率普遍高于北方各个城市群,南方平均增长率最低的成渝城市群都要高于北方平均增长率最高的中原城市群,可见南北经济增长分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三)东中一体和一网五带经济空间新格局日益清晰

  从城市的视角看,中国正在逐渐形成以多中心群网化城市群体系为支撑的“一网五带”巨手型经济空间新格局:东部地区及其近邻的中部地区构成的区域,北至京呼线、东南临海、西抵东经110度经线附近山区绵延带的网络状城市体系,将聚合成“一网”;东北和西部作为成长区域,随着域内中心城市的崛起,以及域内成长型城市群和潜在型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将延伸出五大城市发展带。这五个城市发展带主要包括:一是东北沿京哈线城市发展带,以京哈线为发展主轴,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中心城市,依托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二是西北沿陇海—兰新线城市发展带,以陇海—兰新线为西北地区的发展主轴,联动关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宁夏沿黄河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三是西线沿长江上游城市发展带,依托成渝双核横跨四川盆地,向西沿陆桥通道直抵拉萨,形成长江经济带的延长线。四是西南沿沪昆线西段城市发展带,依托湘黔铁路和贵昆铁路由湖南延伸至云贵地区,联动贵阳、昆明两大区域中心城市,通过东中部发达的城市网络体系辐射带动黔中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五是南线沿南城市发展带,从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段起点,以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带动北部湾城市群和琼海城市群。

  东中部城市群的GDP占全国GDP比重近年来一直维持在70%上下,东中部地区已然成为一只网络状的“巨手”,正在托起中国经济的明天。与此同时,中部城市群的GDP占全国比重近年来虽稍有下降,但一直维持在17%左右,而中部地区所有城市的GDP占比则在22%上下,由此可以看出,中部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二、城市视角下的中国人口流动:中部地区人口持续回流,东中一体趋势加强,“北雁南飞”成为新趋势,城市间人才争夺日趋激烈

  (一)中部城市人口回流趋势明显,东中一体趋势有所加强

  从区域角度看,中西部地区经济改善带来人口回流,人口流入态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城市群中心城市人口持续流入。从2013年—2016年间地级及以上城市常住人口的变化来看,相较于人口增量为负的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人口增量普遍为正,其增速也相当可观,中部地区81个城市的平均人口增速为2.91%,西部地区85个城市的人口平均增速为0.86%,东部地区88个城市的人口平均增速为1.02%,与此同时,东北地区人口则持续外流,东北地区35个城市人口平均下降2.23%。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城市的人口流入主要得益于返乡就业人口的增加,人口回流现象在过去的劳务输出大省如安徽、四川等地表现十分明显。更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中西部城市人口回流主要集中在部分中心城市,尤其是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

  从人口分布的角度来看,东中一体的趋势日益明晰。伴随着中部地区人口的持续流入,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也有所回升,2016年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比重为25.73%,与2015年的25.7%相比略有回升,如果将东中部地区的人口加总,其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更是达到63%。由此可知,东中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的主要承载地,东中一体的趋势也越加明晰。

  (二)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分化加剧,核心城市人口流入持续加强

  目前大城市集聚现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在人口分布方面,城市分化和大城市集聚现象非常明显。2013年,人口总量前十位城市的人口为1602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1.77%,而到了2016年,前十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增加了611万,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特大城市的人口量。从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城市人口正越来越向核心城市集聚,城市之间的分化正在加剧。

  从城市行政等级的角度看人口在地区间的流动可以发现,城市等级越高的城市,人口集聚能力越强。由于不同等级城市所拥有的行政资源不同,处于高等级地位的城市凭借庞大的行政资源正在集聚大量人口,而处于较低等级的城市由于手中掌握的资源有限,对人口尤其是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为欠缺,由此导致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加剧,这一现象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

  (三)“北雁南飞”成为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经历了三轮相互叠加的大规模流动:第一轮是由西向东的人口流动,由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实现工业化的道路所决定。人口由距海较远、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向距海较近、交通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第二轮人口大规模流动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集聚,主要由快速工业化带动急速城市化所导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入新阶段,中国人口流动的方向出现了新特点,也可称之为第三轮人口大规模流动:首先,由过去的“由西到东”逐渐转向“由东向西”,其次是由北到南流动,最后是发达城市群中心城市向周边及其他地区外溢,总体呈现三重叠加特点。

  “北雁南飞”成为新一轮人口流动的标志性趋势。根据2017年末常住人口数据,南方省份人口持续净流入。在30个已经公布数据的省份(除云南外)中,广东、浙江、安徽三省的增量位居前三位,这三个省均为南方省份。在人口增量超过30万的11个省份中,除山东、河北和新疆3个北方省份以外,其余8个均来自南方。与此同时,北方地区的人口则在持续净流出,并且范围有所扩大。在六个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的省份中,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由于人口规模控制而出现下降,另外三个则分别是吉林、黑龙江和辽宁,均来自东北地区,并且延续了多年人口流出的趋势。

  造成人口“北雁南飞”现象的主要有如下原因:首先,经济发达、产业密集的南方省份始终保持着对外来人口的持续吸引力。其次,南方省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普遍比北方好,大大增强了对外来人口尤其是北方人口的吸引力。

  (四)人口争夺尤其是人才争夺成为城市竞争的新战场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动力正在由过去的投资驱动型向消费和创新驱动型转变,消费市场的扩大依赖于人口的大量集聚,创新则依赖于人才的集聚,在此大背景下,各个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口。由此,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成为城市竞争的新形式。

  本轮人才争夺由新一线城市最先发起,主要瞄准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进入2017年,伴随着新一线城市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原来的人才流失现象成为阻碍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这些城市开始废除阻碍人才进入的条条框框。首先,在户籍政策方面实行本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零门槛进入,同时积极推动落户手续电子化便利化,在此基础上,又瞄准购房贵、租房难的问题,推出各种租房补贴和人才公寓,确保人才能够安心工作,最后针对部分高级人才,推出金额不等的资助措施,确保创新创业的顺利起步。随着全方位吸引人才措施的推出,人才引进效果立竿见影。从2016年第4季度至2018年第1季度,人才净流入率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主要是积极招揽人才的新一线城市,其中,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最高,属于第一阵营。其次是长沙、成都、武汉、深圳、西安等城市,属于第二阵营。青岛、南京、郑州、合肥、上海属于第三阵营。北京、重庆、广州、苏州则属于第四阵营。

  其次,部分二三线城市也相继加入人才争夺中,主要瞄准本专科以上毕业生,南昌则允许中专以上学历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最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加大吸引人才力度,主要瞄准高层次人才。

  三、城市视角下的中国产业迁移:成熟城市群内制造业向周边扩散,成长中城市群内制造业则向中心城市加速集聚,非城市群内城市产业结构趋于低端服务业化

  从中国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城市群在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日趋提升,城市群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因此,从城市群视角来观察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从本质上来说,城市是人口的集聚,而人口的集聚又依赖于产业,产业兴则城市兴,尤其是朝阳产业及新兴产业集聚的城市,竞争力往往较强,而一个积聚了夕阳产业和衰退产业的城市,未来的竞争力将堪忧。因此,从产业角度观察城市兴衰也可以窥一斑见全豹。

  伴随着世界经济深入调整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乃至全球产业的空间布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正在汹涌而来。一方面,为挽救经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计划,吸引相关高端制造业向本土回流,另一方面,在要素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量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已经或正在向中国内地以及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更加低廉的周边国家转移。对于中国内部的产业转移,基本上可以从城市群内部、城市群之间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城市群之间的产业空间重构:制造业向城市群特别是中部城市群集聚,高端服务业向东部发达城市群集聚,非城市群内城市产业结构趋于低端服务业化

  目前,在加快构建国家价值链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区域产业布局正在重构:东部地区虽然优势依然显著,但是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已经开始凸显。部分中西部城市群及中心城市开始崛起,这对构建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导的价值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趋势:

  1.产业结构方面,非城市群城市去制造业趋势要明显快于城市群内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群的去制造业趋势相对较不明显。

  2.制造业正在向中部地区集聚,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制造业的承接容量不断增强,非城市群内城市制造业持续外流。

  3.信息软件业正在向珠三角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集聚,非城市群内城市的信息软件业持续外流。

  4.房地产业普遍繁荣,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增长快,非城市群内城市也有所增强,而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则相对放缓。

  5.科研技术产业正在向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成渝城市群集聚,辽中南、北部湾、关中平原、海峡西岸城市群的科研技术产业则出现流失。

  6.就商业租赁业而言,辽中南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滞后,珠三角、京津冀、中原、成渝、关中、哈长、海峡西岸等城市群则发展较为迅猛,非城市群内城市的商业租赁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二)城市群内部的产业空间重构:成熟城市群内中心城市趋于高端服务业化,制造业向周边扩散,成长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通过外引内聚实现制造业加速集聚

  由于不同城市群发展阶段不一致,成熟度也不同,使得不同城市群在产业结构空间重构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一方面,成熟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正在迈向消费型社会,对本区域内的经济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但是其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出现“去制造业”现象。另一方面,成熟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率先升级,呈现服务业快速发展趋势;成熟城市群内大部分非中心城市的制造业区位商有所上升;成长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制造业持续流入,制造业区位商不断提升;成长中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去制造业现象比较明显,制造业逐步向中心城市集聚。(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 倪鹏飞 沈 立)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