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经济时评:不再让“食品不安全”谣言搅局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8-01-24 我要评论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破解食品安全谣言,需要多主体共同发力,共同治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破解食品安全谣言,需要多主体共同发力,共同治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对食品安全事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行业科普也要及时发声,新闻媒体应客观报道,提升全民食品安全科学素养

  前不久,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中国经济网公布了对十大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权威说法,粉碎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谣言。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很容易受到食品安全谣言困扰。笔者认为,变“监管”为“治理”,由部门监管到社会共治,才能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标本兼治,消灭滋生食品安全谣言的土壤。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话题敏感很正常。在我国,每天有243万家餐厅开门营业,13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工运转,价值310亿元的食品上架销售。食品产业涵盖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多环节,既是对GDP贡献超过10%的重要产业,又涉及亿万消费者自身健康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正因如此,中央领导同志曾表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天然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普通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常常抱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另一方面是“谣言已跑遍天下,真相还在穿鞋”,有关部门、经营主体和科学家的反应速度没能跟上信息社会的步伐。

  食品安全是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走过了百年历程,渐次经历食物匮乏、盲目造假、过失风险、食品安全谣言等问题。我国食品安全发展处于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类似阶段。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持续稳中向好,问题总体可控。但是,食品安全事件即使是个案,在信息发达的环境下,给公众的感受也可能是“这不能吃、那也不安全”。破解食品安全谣言,需要多主体共同发力,共同治理。

  政府部门要履职尽责。一方面,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应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应提高部门间信息分享的能力,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整合各环节的监管信息,提高促进各部门相互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应树立“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虽说食品安全几乎做不到零风险,却要坚持零容忍。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行业科普要及时发声。科学跑在谣言的前面,谣言就会无所遁形。只有消费者食品安全科学素养提高了,才能避免被误导。比如,一些食品广告宣称“不加食品添加剂”,但实际上,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出台了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文件,并建立了辟谣数据库和科普网络平台。今后,行业科普需要行业协会、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积极参与。

  新闻媒体要客观报道。食品安全法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开展舆论监督。遗憾的是,个别媒体由于操作失误,自身报道反而成为谣言。过去的几年,个别媒体报道的北京“毒草莓”、海南“香蕉癌”等,都被证明是谣言,尽管当事媒体辟谣了,但农民依然要承受相应的损失,负面影响很久才消除。因此,媒体在监督食品安全的同时,也要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要以事实为依据,更科学、更审慎,尽可能避免殃及和误伤整个产业。

  从总体上讲,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是可靠的,消费安全是有保障的。去年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谣言的社会影响也可控。相信,随着政府、社会、媒体等共同努力,食品安全谣言会越来越无地可容。(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寒假“吃鸡”培训班,去还是不去?

    寒假“吃鸡”培训班,去还是不去?

  • 深圳罗湖棚改进入选房阶段

    深圳罗湖棚改进入选房阶段

  • 国家食药监总局:8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已查封扣押

    国家食药监总局:8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已查封扣押

  • 海外关注2017年中国经济数据:高质量增长给世界经济带来信心

    海外关注2017年中国经济数据:高质量增长给世界经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