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王必盛作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进京参会接受表彰,并与其他参会者一起,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1962年,王必盛和老伴刘桂淑经人介绍相识结婚,婚后育有两儿一女。随着儿女们相继成家立业,日子越过越好的王必盛在会昌城郊盖了一栋两层小楼。工作之余,夫妻俩在小院里养花伺草,还时常外出旅游,过着安稳的日子。
1996年,刘桂淑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桂淑,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你的。”从此,王必盛担负起了照顾妻子的重任。喂水喂药、端屎接尿、擦洗按摩……21年来,王必盛悉心守护在妻子身边,深夜他常常要帮老伴翻身,扶她大小便,有时一个晚上王必盛要起来三四次。在王必盛的精心护理下,长期卧床的刘桂淑身上从没长过褥疮,手脚肌肉也没有萎缩。
“老王照顾患病老婆20多年,我从来没有听他发过脾气,叫过一声苦。”王必盛的邻居张镇清说。王必盛还是个热心肠,退休前他在县总工会上班时,每年春节,他都会免费为邻居们写春联,哪家小孩因经济困难一时交不起学费,找他借钱从不推脱。
王必盛是个好丈夫,好邻居,又是一位好父亲。儿女们看到他每天这么辛苦,曾提出夜间轮流照顾母亲,要不花钱雇个保姆,但都被王必盛拒绝了。他总说:“我身体吃得消,你们年轻人就安心工作,不要为家事分心。”
21年来,王必盛手写了8本“病历”,每页纸上都记录着各种数据和信息。起初,王必盛是因为妻子服药种类多,服药时间不统一,便把服药时间和数量记下来。后来,他又加记了起居时间、饮食种类、天气情况等信息。谈到书写“病历”的初衷,王必盛说是为了便于观察老伴的病情变化和身体康复情况,要是遇到医生问起病情,自己能答上来,方便医生对症下药。
从北京参加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返家后,王必盛既要照顾老伴,又要根据大儿子的记录,补写“病历”,每天忙得团团转。回想照顾妻子21年的点点滴滴,王必盛淡淡笑道:“能这样陪着她,再苦再累,我也觉得很幸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兴 通讯员 余书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