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 (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常蕾)《我不是药神》将抗癌药推到了风口浪尖。降关税、进医保、取消海关检查、采纳海外临床数据,政策也频频为抗癌药清障。抗癌药上市的时间与成本被一再缩减,然而降价“红利”却依旧未到终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7月18日,据国务院官网显示,李克强对抗癌药降价作出进一步批示:“抗癌药是救命药,不能税降了价不降。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批示中指出,“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
今年4月和6月,李克强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会议决定自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
然而,新规落地两个月,抗癌药却依然处于“税降价不降”的尴尬境地。“关税本身不多,降价体现不明显,相比而言,17%的增值税减免可能对药品价格下降作用更明显些。”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
除了降低关税,进入医保也是降低抗癌药价格的有力手段。15种被纳入2017年医保目录的抗癌药于今年5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价目标准。以往每瓶2万元的赫赛汀进入医保目录后降到了每瓶7600元,贝伐珠单抗从原来的5000元降到了2000元。
在“买得起”之外,病患们还要面对的一个困难是“等不起”。进口抗癌药受临床试验、审批注册等条件限制,在国内上市的时间往往晚于海外。在4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要求加快九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审批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很快有条件批准了该疫苗上市。这一用于预防宫颈癌疫苗的上市,距离制药商提交申请仅用了8天时间,而二价HPV疫苗用了十年时间才获批在国内上市。
7月10日,国家药监局下发了《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承认境外临床数据,这意味着新药在中国注册可省下在国内做临床试验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境外新药在华上市的周期。今年4月,药物的海关强制检验也改为凭企业检验结果通关,不再需要在海关等待,接受逐批检验。
对于下一步如何保障抗癌药降价,李克强表示:“我们已经对抗癌药实施了零关税,下一步主要是要严防中间环节层层加价。”此外,要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然而,本土高质量仿制药的研发,从而替代进口原研药,才是降低抗癌药价格的根本途径。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意见》提出,促进仿制药替代使用。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药品市场仍处于仿制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虽然有一批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通过“绿色通道”上市或进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但仍旧面临着价格形成机制、招投标机制和医保报销体系等市场准入不配套的窘境。
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颜建周表示,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医药产业政策环境,提高创新药物和高品质仿制药的研发、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药品可及性,在实现对部分进口抗癌药临床替代的同时,缓解进口药短缺的困境,减轻民众就医负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