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少鹏 闫立良
赵启正,被称为“浦东赵”,这缘于他对浦东开发所倾注的心血。1993年到1998年,赵启正担任过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工作委员会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等职务。
如今,浦东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其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对赵启正进行了专访,他首先给记者讲了三个小故事,用来说明西方对浦东开发开放认识转变的过程。
故事之一:“1990年,我们宣布浦东开发开放,西方有些媒体说这不是一个实际行动,只是一句口号。这个论调相当广泛,以至于来上海的货币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浦东开发可能是"波将金村"。"波将金村"是国际大骗局的代名词。”
故事之二:“1993年,一位对浦东开发认真采访的美国记者问我,浦东开发需要50年吧?我说不需要这么长,我们会把一个繁荣和廉洁的浦东呈现给世界。你看,折减去通货膨胀因素,到2009年浦东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1990年整个上海的两倍。这只用了不到20年。”
故事之三:“2003年7月份,我随中央一个代表团访问拉美国家。那天在阿根廷政府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团长介绍我,说我曾是负责上海浦东新区开发的主任,在场会见的几位议院的领袖还过来和我握手。这场面让我非常感动。这并不是我赵启正有多大的能耐,而是浦东开发开放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中国改革开放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赵启正说,我很荣幸能够亲身参与浦东的开发开放,可以说对浦东有一种感恩的情愫。与国内外普遍关注浦东开发的“硬成果”不同,赵启正在多个场合都提醒大家,要更加关注浦东开发的“软成果”。他说,“"软成果"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最不可忽略的要素。”
最有“国际说服力”的
重大举措“如果我要向一个外国人说明中国的大故事,我首先会说浦东的故事:孙中山在100年前曾设想过在那里建设"东方大港",在那个民族多难时代,他的梦没有变成现实。而在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几代人的美好夙愿变成了宏伟的现实。”在赵启正心里,浦东不断升级发展就是中国梦的一支进行曲。
赵启正认为,启动浦东开发开放,在当时是一项最有“国际说服力”的重大举措。他说,开发开放浦东是由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决定的:一是当时在国际上有一个围堵中国的风波,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再坚持了,但邓小平同志说,国际上担心我们会“收”,我们要做几件事情,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而且要进一步改革开放。二是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功,使我们有信心把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也列入改革名单。如果没有深圳的先锋作用,没有他们的披荆斩棘,中央是不会拿上海作开发试点的,因为那会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基础,当时上海对中央的财政贡献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故上海不能冒这个风险。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1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谈到浦东开发问题时说:“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到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浦东开发开放开始提速。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1992年10月12日—18日在京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成立,赵启正任浦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
赵启正说,浦东开发开放和随后的发展,历史性印证了党中央的决策是英明的。他回顾道,“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全局,也在"亚太经济走廊"点亮了一盏明灯,吸引着各国政要纷至沓来。”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浦东情有独钟:“我就愿意在浦东发言,在上海黄浦江的东岸,太阳升起的地方”;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由衷称赞:“我难以形容浦东开发的整体魅力”;美国前总统布什风趣中含着真情:“如果再年轻一点,我一定来浦东投资”。显然,国际社会对中国从误解到信任,浦东开发成为促成这一转折的一个关键环节。
既要靠“外联”
更要靠“自强”
赵启正从“外联”和“自强”两个方面谈到了浦东开发开放的艰辛。
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浦东在哪里,更不用说外国人了。赵启正说,既然浦东不够出名,就要想尽办法让它出名。“当时我们想,能不能通过和迪士尼合作来宣传浦东。所以在1994年,我访问了迪士尼,当时他们的总裁弗兰克·威尔斯接待了我。”
赵启正介绍了迪士尼落户浦东便利条件:第一,这里经济发达,收入高;第二,海陆空交通方便和浦东机场的规划;第三,它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中;最后介绍了浦东开发的大背景和土地储备等情况。
随后迪士尼就派团来上海考察,结论是浦东适合开办迪士尼。但后来由于弗兰克·威尔斯总裁突然因飞机失事去世,让此事搁浅了。
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这是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
迪士尼最终落户浦东,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一个亮点。
对于浦东开发开放中的“自强”因素,赵启正至今难忘。他说,浦东开发不只是靠上海本地的力量,最初来浦东投资的几十家沪外企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外国人看到中国自己的企业到浦东投资,心想,中国人总不会把钱往死胡同里送吧?这就形成了示范效应。
他特别强调,深圳的贡献绝不可忽略,很多披荆斩棘的事情是深圳做的。比如,土地批租、股份制等就是他们先做的,在浦东开发的时候,很多在之前容易引起争论的做法已经被广泛接受,浦东开展起来就要顺利的多。
即使在十几年前,浦东开发也称得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传奇”:开发开放比深圳晚10年;开发时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基础差,与大上海繁荣的外滩一江之隔,却是农田遍布。正是靠着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举措,浦东成为面向国际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高科技研发中心的一座璀璨新城。
浦东开发的“软成果”
“浦东开发的"软成果"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最不可忽略的要素。”赵启正说,浦东是所“超级大学”,它的形成不仅要有历史机遇,还要能吸引成千上万优秀的开创者。一个好的大学不仅要出人才,还要出多种成果。浦东不仅有看得见的、能用数字描述的“硬成果”,包括大楼、高科技工厂、港口、GDP数值,还有丰富的、不容易一目了然的“软成果”。
“软成果”,就是浦东开发者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跨国合作、转变政府职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思路和经验。此外,浦东新区还率先建起了许多功能性的“亦软亦硬”的成果,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产权交易所、第一个区域性的土地市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知识产权法庭等等。
“这些"软成果"是经过思考和实践证明了的,是宝贵的。即使在28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很有意义。”
“上下五百米,前后一百年。”2010年5月份,在陆家嘴(600663,股吧)中心地区保留的一幢具有典型清末民初的古建筑中,赵启正接受了日本NHK摄制组采访。在电视报道画面中,呈现了百年前的屋檐和两座摩天大楼——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赵启正在这个画面中讲了这句话。
赵启正对记者举例说,浦东开发的软成果之一是“浦东开发不只是项目开发、经济开发,而是社会开发,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开发初期虽然财政很窘迫,我们还是尽力盖了许多学校、医院、幼儿园,教育和医疗是不能等明日再做的。
赵启正主政浦东新区时期,经常讲的一句话是,“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赵启正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在浦东开发中谋求经济全球化格局中上海的重要位置。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有个很大的显像管厂想进入浦东,我们硬是没有允许。因为之前我们访问日本时,夏普的一位高管曾对他说,“今后的十年之内(当时是1991年),中国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显像管生产厂,日本则将是世界最大的液晶屏生产国。”这句话是说,显像管技术已经不算先进了。尽管当时中国人对液晶技术所知不多,但赵启正认为,引进外资必须具有国际思维、前瞻视野,最终决定不引进传统显像管工厂。
“惜土如金”,这幅字挂在赵启正浦东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是他专门请一位著名书法家写的。
赵启正说,1993年元旦,浦东新区作为上海的一个行政区域正式成立,他领命于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尽管一时间国内外投资者蜂拥而至,然而,浦东土地资源却极为有限。要把浦东建设(600284,股吧)成为能与世界经济对话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区,必须精心策划,不允许在土地使用上有任何的偏差。因此,在落实新区规划中,严格管理土地、“惜土如金”就成为浦东新区决策者们一直坚持的原则。
最难的就是
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讲理,中国讲法!”赵启正介绍,1990年浦东开发后,上海市人大和市政府为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先后颁布了约20部有关吸引投资的法律法规。在最为国际所关注的维护知识产权方面,浦东新区也是走在前列的。1994年6月份,浦东率先成立了全国基层法院首家知识产权审判庭。1996年,新区率先发布了保护知识产权白皮书,并经上海市高院授权,浦东新区法院正式建立了“知产案件立体审判模式”,即由知识产权庭按照我国民事、行政、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统一审理辖区范围内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由此被知识产权专家称为“浦东模式”。“上海讲理,中国讲法”这句话就是外国人说的。所以,我们的开发思路一定要有国际性和前瞻性。
“你们最珍贵的不是摩天大楼,也不是高科技工厂,是你们的信用,世界信任你们,这是最宝贵的。”这句话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对赵启正说的。赵启正对基辛格说,在吸引投资者方面,浦东的做法是用坦率和坦诚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诚实的、负责的,做到底的,这些就是浦东的性格,就是浦东开发成功的关键。
除此之外,赵启正介绍,浦东开发的“软成果”还包括,“不是仅顾及城区的开发,而是与外部的联动开发——与长江三角洲联动、与浦西联动”;“社会功能设计要领先于城市形态设计”;“要实现精兵简政,必须先"简政"而后"精兵"”、“廉政勤政也是重要的投资环境”以及“以一流党建带动一流开发”等。
在采访的最后,赵启正说,上海非常幸运,但是保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的先锋也不容易,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五个中心”,最难的就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和中国政治经济的总体发展,美国为维护美元的“统治地位”而遏制人民币国际流通密切相关。所以,浦东要提前做好全面准备,研究如何在金融效率、金融环境、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人才等方面做好准备。
“我个人觉得,浦东开发在2014年将南汇区并入后,经济统计的基点即不再是刚开始开发时的基点了,浦东新区的经济规模早已已经超过其他各区。也许可以由此认为开发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以后的开发是以功能开发为主了。所谓功能开发,包括它的金融功能,它的国际贸易功能,它的国际信息功能,它的科技功能。就是为了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都是更需要通过功能创新才能实现的,也是浦东当仁不让的。”赵启正最后强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