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中小学校园里秩序井然的“真相”:那是“高压”之下形成的假象!
就像一些独裁国家独裁期间看上去一片祥和,而一旦独裁的盖子被揭开立马陷入动荡一样,“高压”一旦解除——比如毕业走向社会,进入“常压”环境,学生很快就“原形毕露”。
——李振村
人物简介:
李振村,《当代教育家》杂志并担任总编辑,兼任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分校校长。
秩序井然的校园却走出最不遵守秩序的中国公民
有一个现象,一直困扰着我:
我国中小学纪律教育的强度和深度在世界范围内大概也是数得着的。走进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园,目光所及无不秩序井然。
课内课外,各种活动,看上去孩子们似乎都很遵守纪律。课间操、运动会上,从几百学生到几千学生,都能做到阵列绝对严整,动作高度一致——很多校长都以此为荣为傲,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就时常看到校长们上传的比受检阅部队还要整齐的学生队列。
可是,这些在校园里如此遵守纪律的学生,成为社会上的公民以后,却变成了世界上最不守秩序的群体之一。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凡是有中国人聚集的地方,几乎不可避免地就有拥挤、争抢、喧哗。
“秩序井然”只是校园高压政策下的假象!
心理学家说,一个行为重复21次就可以形成习惯。
从小学到高中,一个孩子在校园里接受排队等纪律训练几千次应该有了吧?
为什么几千次的重复训练并没有让学生养成守纪律的习惯?
有位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每天都安排学生轮流执勤,执勤学生带着执勤标识,拿着小本子满校园转悠,发现违规违纪现象立马记录,对违纪学生所在班级进行扣分。
校长说,这种管理事半功倍,因为班主任都害怕扣分,所以班主任们就想出了各种严厉措施约束自己班级的学生。
这位校长的话,道出了当下我国中小学校园里秩序井然的“真相”:
那是“高压”之下形成的假象!
高压建立了一种看不见的恐惧氛围,在这种恐惧里,孩子们会小心翼翼,避免触雷。但内在的秩序感和教养却并没有因为这种高压而形成。
就像一些独裁国家独裁期间看上去一片祥和,而一旦独裁的盖子被揭开立马陷入动荡一样,“高压”一旦解除——比如毕业走向社会,进入“常压”环境,学生很快就“原形毕露”。
问题还不仅仅在“高压”教育,目前学校的一些礼仪教育甚至根本就是无用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