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县委书记在谈及如何推动基层改革时表示,“一把手光出题不答题不行,不深入抓更不行。”这一论述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一些工作在基层落地难的现实原因,同时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一把手要有问题意识,更要以真抓实干推动问题解决。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鲜明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是一把手。一把手问题导向意识强不强,问题抓得准不准,往往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发展。
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问题意识不可谓不强,指出问题时,讲起来头头是道,态度上诚恳认真,甚至毫不避讳地“自曝家丑”。可惜的是,不能针对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而是热衷于给出宏大愿景、习惯于对下级提出笼统要求。不过,画饼充饥注定填不饱肚子,纸上谈兵也终究换不来胜利,于是常见一些单位在每年年终总结上都“迈上一个大台阶”,到头来却发现并没有离开原地太远,真正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大。
医生与医用检查仪器的区别,就在于仪器只能确定究竟得了什么病,但医生却要对症施治,开出治病的药方;良医与庸医的区别则在于,良医能药到病除,而庸医却因为误诊害人性命。一把手要做“良医”不做“庸医”,要有发现问题找到“病灶”的热情,更要有辨证施治解决问题的能力。党的建设弱化,怎么才能加强;干群关系疏离,如何才能密切;脱贫攻坚不易,如何才能脱贫致富……只喊口号不能服人,要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当然,诚如医生不能包治百病,一把手也非样样精通,有时难免会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但这不能成为一把手为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开脱的理由,更不能成为为维护自身形象就乱决策、瞎指挥的借口。不懂就要问、不会就要学。
68年前,毛主席提出了“赶考”的历史性课题,“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各级一把手要放弃“考官”心态,始终秉承带头“赶考”精神,出题更要答题。(鲁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