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奥密克戎症状更像感冒?专家称高风险人群不可轻视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2-03-19 我要评论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作出重大调整,轻型病例集中隔离,无需住院。对此,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引发的症状更像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作出重大调整,轻型病例集中隔离,无需住院。对此,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引发的症状更像感冒。”这一表态引起广泛关注。

尽管全球研究人员已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症状更轻达成共识,但目前,有关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的毒性如何,仍然没有公开的数据支撑。与此同时,英国卫生安全局的一项分析显示,奥密克戎BA.2亚型变异株的增长速度比BA.1快约80%。

美国仍在评估奥密克戎BA.2变异株对老年人的影响,美国专家认为,65岁以上老年人的免疫状况将成为未来奥密克戎BA.2如何影响美国疫情的关键指标,尤其是在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下降的情况下。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建模专家斯蒂芬·基斯勒(Stephen Kissler)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关于年龄较大人群的免疫水平,是疫情发展到目前阶段最好的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既定数量病例中的重症率和死亡率。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奥密克戎BA.2变异株主要流行的国家和地区,英国以及香港的感染情况较为典型,能够给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线索。

香港在这一波由BA.2引起的严重感染浪潮中,死亡率创下全球之最。老年人口未充分接种疫苗是导致香港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香港政府部门数据显示,80岁及以上居民中只有约30%接种了两剂新冠肺炎疫苗,很多老年人因担心疫苗副作用而未接种疫苗。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近日在微博上表示,香港在第五波疫情中,从1例病例破防到疫情全面失控仅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有接近90%的死亡病例是未接种疫苗或者只接种了一针疫苗的老年人。

“香港的动态清零政策在很长时间内都将病例和死亡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成为控制新冠疫情的典范,但是奥密克戎BA.2毒株入侵后,由于其快速的传播力,香港很快破防了,由于人群缺乏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力,而该变异株对于现行的疫苗又有很强的逃逸能力,这使得很多人感染,尤其是老年人,医疗资源一下子不堪重负。”一位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相比之下,根据英国政府的监测数据,新冠导致的病死率在英国已经低至0.03%,甚至比流感更低。季节性流感的感染死亡率介于0.01%和0.05%之间。

对此,张文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英国等一些国家,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重症率已经低于流感,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建立起很好的人群免疫力。”

目前在英国,82%的成年人已经接种了第三剂新冠加强疫苗,约三分之二的老年人在过去五个月内接种了第二剂、第三剂或第四剂新冠疫苗,这对于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住院至关重要。

另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英国98%的成年人新冠抗体检测呈阳性,表明绝大部分人群对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人群免疫水平的差异,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上述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内地的疫苗接种率尽管要高于香港,但人口仍然缺乏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力。”

他认为,要建立起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力,就必须加速开发特异性疫苗,并且先把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保护起来。

张文宏也表示,未来阶段我国无论如何都要对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做好保护,以防这部分由于担心疫苗副作用而未接种疫苗的群体出现大量感染。

“中国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张文宏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山东新增本土确诊31例无症状144例:青岛新增本土确诊29例 上海确诊4例

    山东新增本土确诊31例无症状144例:青岛新增本土确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51例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5

  • 青岛4小时新增36例本土确诊!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

    青岛4小时新增36例本土确诊!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

  • 近期为何连续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上海市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吴凡作答

    近期为何连续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上海市疫情防控专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