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金喆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文多
被视为朝阳行业的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药研发一直处在资本关注的风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起步较晚,中国的新药研发一直处在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局面。而在9月21日召开的2017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张学敏直言,临床试验是限制我国药物发展的关键阶段,他在讨论建立全国性的临床试验平台时表示,“如果有这样的平台,可以很快试验出所有在研的新药有什么样的特点、毒性,构建一个大数据,对促进临床试验药物更快地发展非常重要。”
临床试验限制药物研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复杂性疾病都在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2011年以来,我国新药研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但到目前为止,仍与欧美国家的医药巨头存在差距。
深圳信立泰(002294,股吧)药业集团研究院首席医学官、美国梅奥癌症中心顾问谢恒在论坛上表示,他观察到的一个情况是,国内药企做药物临床研发试验时,多以本地的一家医院为单位,这样病人就只来自一两家医院。但在美国,若一个药物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全国各地的病人都可入组试验,相当于在全国层面的平台收集病例。
曾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张学敏也指出,临床试验是限制我国药物发展非常关键的阶段。他说,虽然以前很多患者不太愿意参与试验,但现在有越来越多患者愿意参加临床研究项目。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也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全国共有400多家临床试验合作机构,还可适当放开有资格的机构数量,当然患者也要改变固有观念。
呼吁构建药物研发大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包括张学敏在内的国内外顶级生物医药专家,还呼吁构建药物研发大数据。
谢恒指出,在肿瘤治疗上,中国和美国患者的生存率有差别。有观点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美国建立了一个肿瘤治疗的数据库。
据美国癌症学会首席医学官奥蒂斯·W·布劳利(Otis·W·Brawley)介绍,在肿瘤治疗中,美国建立了一个CancerLinQ数据库,将癌症病人的案例都收集到数据库里——什么病人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药最有效,均从该数据库做大量的数据研究,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他还分享了美国依托CancerLin大数据库进行肿瘤治疗的一些经验——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检验报告,从数据库中匹配有过类似经历和病症的病人,了解过往的治疗方案和治疗结果,在大量的数据研究后得出确定的治疗方案。
但目前我们的大数据库构建还是一片空白,谢恒因此认为,一个类似的新药研发数据库是国内药物研发缺乏的关键环节。
“每一个肿瘤病人都是一个研究对象,我们只有这样积累数据才能把肿瘤的治疗推到新的阶段。”张学敏则表示,以肿瘤为例,不同病人的治疗效果差异性很大,可以对那些愈后效果非常好的病人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推广,可以帮助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实习生刘晨光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