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全覆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巡视监督要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组织开展12轮巡视,共巡视277个单位党组织,对16个省区市开展“回头看”、对4个中央单位进行“机动式”巡视,顺利完成对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中管高校的巡视,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巡视全覆盖,兑现了政治承诺。
与此同时,在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示范引领下,省区市党委完成对省辖8362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巡视全覆盖。
这是十八届中央管党治党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与突破,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展示了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的鲜明立场。
领导坚强有力,把巡视利剑擦得更亮
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巡视31所中管高校党委情况的专题报告》。
此前,从2015年起,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巡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情况的专题报告》,审议《关于巡视5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关情况的专题报告》《关于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全覆盖情况的专题报告》《关于巡视中央政法单位情况的专题报告》《关于巡视中央意识形态单位情况的专题报告》。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专题报告,听取情况、分析问题、作出部署,有力推进了各地区各领域工作,充分表明了巡视在全面从严治党整体布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
党中央统筹推进巡视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每一轮巡视情况汇报,中央政治局审议专项报告,习近平总书记23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围绕深化政治巡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巡视实践、理论、制度创新。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坚决贯彻中央要求,共召开95次领导小组会议、12次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6次专题会议,狠抓贯彻落实,巡视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充分发挥了利剑作用。
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和辽宁拉票贿选案等重大问题线索都是巡视发现的。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案件中,超过60%的问题线索来自于巡视。根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苏荣、黄兴国、王珉、白恩培等一批腐败分子被立案查处。
创新方式方法,蹄疾步稳实现全覆盖
巡视全覆盖不仅是中央提出的“硬要求”,也是党内法规确定的“硬指标”,是必须完成的“法定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巡视全覆盖作出明确部署,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首次在党内法规层面对一届任期内实现巡视全覆盖作出规定。
巡视全覆盖本身就是震慑。几年来,巡视利剑所向,那些“百病缠身”却又隐藏极深的“老虎”应声落马,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无所遁形。巡视利剑作用充分发挥,顺党心、合民意。
然而,实现巡视全覆盖并非易事。
“要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增强巡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落实全覆盖要求,形成更大震慑力。
“实现巡视全覆盖就要创新方式方法,使党内监督不留空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说。
纵观十八届中央的12轮巡视,正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从常规巡视到专项巡视,从“回头看”到“机动式”,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对象在变,巡视的方式方法也因时而变、随事而制。
2013年,十八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就探索实行“三个不固定”: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巡视组长不搞“铁帽子”,一次一授权。当年,中央开展2轮巡视,共巡视了20个单位党组织。
2014年,中央巡视工作频率由之前的每年2轮增至3轮,探索开展专项巡视,哪里有情况就巡视哪里,机动灵活、出其不意、直奔主题,共巡视了40个单位党组织,实现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巡视全覆盖。
2015年,中央开展3轮巡视,共巡视了83个单位党组织,完成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央金融单位的巡视全覆盖。这一年,方式方法随着任务的变化而改变。第六轮、第七轮巡视实行“一托二”,每轮一个组巡视两家,13个组同类同步安排、分批集中汇报。第八轮巡视,在普遍实行“一托二”的基础上首次出现“一托三”。分领域、分类别巡视,是巡视工作的又一次重要创新,更有利于发现共性问题,破解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的难题。
2016年,中央开展3轮巡视,首次开展“回头看”,杀出“回马枪”,这是巡视制度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党内监督的韧劲和严肃性。这一年共巡视了103个单位党组织,实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全覆盖。
今年,中央开展第十二轮巡视,探索开展“机动式”巡视,共巡视了37个单位党组织,实现对中管高校的全覆盖,顺利完成全覆盖任务。
“实践证明,每一次创新,都使得巡视利剑更快、更准、更利,不仅强化了巡视的震慑遏制效果,也日益发挥标本兼治战略作用。”专家表示,在巡视的每一项制度创新中,巡视的威力得以不断释放。
深化政治巡视,监督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十八届中央第一次明确了政治巡视的定位。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中央巡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透过政治巡视的“探照灯”,一些地方、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问题被毫不留情地摆到了台面上。
“重经营、轻党建,把党建当成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圈子文化不绝,政治生态遭破坏”“基层党组织不健全,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中央巡视组一份份“政治体检”报告,体现出巡视发现问题的精准度,也折射出政治巡视的深刻内涵。
政治巡视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央第八轮巡视动员部署会,首次提出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第八轮巡视情况汇报时,明确政治巡视定位要求,强调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深化政治巡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按照中央要求,中央巡视组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以“四个意识”为标杆,把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基本政治要求,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把发现问题作为主要任务和衡量质量的标准,充分发挥政治“显微镜”、政治“探照灯”作用,巡视监督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共发现违反“六项纪律”和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方面突出问题8200多个,为管党治党指明标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工作,经历了"三次深化",从一开始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到围绕"六项纪律",突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再到深化政治巡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更加强调标本兼治,抓住了管党治党的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中央巡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善用巡视成果,发挥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
发挥巡视监督利剑作用,成果运用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用巡视成果,做到件件有着落、条条要整改、事事有回音。
巡视发现的问题,根本责任在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买单”,不能发现问题后还当“看客”和“说客”。
中央前十一轮巡视,被巡视党组织根据巡视反馈意见,共制定整改措施2.1万余条,建立完善制度3.3万余项,问责追责45万人次。巡视既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又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充分发挥了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
中央巡视组注重对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综合提炼、抽丝剥茧,提出标本兼治建议。仅2015年,中央巡视机构就向83个单位反馈问题750余个,提出整改意见650余条。同时,向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提交专题报告52份,提出关于国企改革的意见建议159条。
根据巡视反馈意见,国务院国资委推动102家中央企业全部开展章程修订工作,将党建工作纳入公司章程,56家中央企业配备专职党委(党组)副书记,83家建立董事会的中央企业基本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
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等问题,上海率先制定实施有关规定,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随之这项改革试点在北京、广东、重庆、新疆推开。
……
“巡视永远在路上。实现一届任期巡视全覆盖目标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中央巡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央要求,目前正对巡视全覆盖后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全面总结十八届巡视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为谋划和推动新一届党委巡视全覆盖提供借鉴、做好准备。(记者 李志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