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海信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掌控自主核心技术、打造高品质产品,在海内外市场都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
在近日举行的第122届广交会上,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披露了其2017年1~9月份国际营销销售数据,今年前9个月,海信国际营销收入达到29亿美元,同比增长30.2%,自主品牌占比达49.5%。另据数据显示,5年来,海信集团的销售收入增长40.2%;利润增长69.7%;利税增长63.7%。
据悉,近年来海信不断加快其国际化进程,先后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地设立了7处海外研发机构,在南非、墨西哥和捷克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同时,海信加大全球体育营销力度,2016年成为欧洲杯中国赞助商,2017年4月,海信又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剑表示,海信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也得益于海信一直以来紧紧咬住高端战略和品牌战略不松口,主攻高端市场、主打自主品牌,用品牌拉力拉动国际市场持续高增长。
大屏优势凸显 定位高端化品牌战略
在近日开幕的第122届广交会上,海信展出了9系ULED电视旗舰新品。据了解,该款新品拥有1000分区的背光分区控制技术,每一个背光分区均可实现4096级精晰调光,呈现出较好的表现层次、细节和景深感。同时展出的海信4K双色激光电视,在蓝色激光模块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激光模块,让红色更鲜、绿色更亮,色域和亮度大幅提高,色彩更为纯净。
海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海信双色4K激光电视采用仿生激光成像技术,光线像电影一样反射式入眼,观看不伤眼,视觉舒适度较高。同时,海信双色4K激光电视由于采用了菲涅尔无源仿生屏,抗环境光干扰,明亮环境下同样可以观看,而且更加环保和节能,与同尺寸的液晶电视相比能够节约不少能耗。
事实上,近5年来,全球彩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和产品的更迭速度与智能硬件日趋接近,极大考验彩电厂商的战略眼光。同时,彩电需求市场,以大尺寸、多功能和高端需求为主要特征的产品成为主流,彩电企业需要尽快找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匹配新需求,使旧引擎焕发新生。
而大屏、高端化正是海信近几年来持续推进的发展方向。世界性调查公司IHS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海信在全球4K、曲面、智能电视等高端市场保持在前三位,出货平均尺寸达到46.9英寸,产品均价达到431美元,在大尺寸、高端产品方面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对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家电产业观察家陆刃波表示,这几年不管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彩电依靠数量取胜的极少,“靠数量增长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这几年都在产业升级,发展高端产品。”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彩电市场在国内外的高端化转型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战略。“在全球彩电市场接近饱和的背景下,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用户,都需要通过高端化转型做深单品。对于厂家来说,做深单品可以提高其毛利空间。对于用户而言,有深度、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的可以提高其观影质量。作为中国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海信通过在产品和营销手段上的高端化战略,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业绩。”
由技术跟随到技术创新 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据悉,自成立以来,海信不断加强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2001年市场竞争异常惨烈,但仍以巨资投入研发彩电芯片。4年之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音视频处理芯片——信芯诞生,它打破国外芯片对于中国彩电业全行业的垄断,并迫使同类国外芯片的价格在半年后降低了50%。
2005年,液晶电视机爆发式增长,中国彩电业面临的危机堪称生死一线。海信坚持做自己的液晶模组,逐渐向产业链上游突破。2007年,国产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投入生产,打破了面板厂家欲向平板电视整机方向进行延伸控制的局面。
尽管中国企业在液晶电视时代渐渐扭转了劣势,但仍然以技术跟随为主。2014年,海信ULED诞生,这项含有210多项技术的创新,通过背光多分区动态控制技术、峰值亮度控制技术和背光扫描控制技术,提升了液晶屏幕的显示画质。
从2014~2016年,海信ULED技术不断精进,发展到3.0版本,色域比OLED更广,对比度比OLED更高。
2015年,海信自主研发出超高清画质引擎SOC——Hi-View Pro画质引擎芯片,并推出搭载该芯片的海信第三代ULED电视,集量子点、高动态范围等技术于一身,成为液晶电视的集大成者。
而在激光电视方面,海信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实现了从研发、设计到整机生产制造完全自主运营,截至目前已取得了217项技术,激光光学引擎100%自主研发设计,70%的制造成本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海信坚定支持未来电视的方向之一是‘无屏’激光电视,推出第三代4K激光电视,今年在广交会上又推出了双色4k激光电视。”黄晓剑表示。
陆刃波坦陈,我国在彩电技术方面没有优势,但是这几年在彩电的自主创新上,出来一批像海信一样的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最明显就是在激光投影技术方面。他同时提醒,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企业要掌握前沿技术,而不是很多企业为了当前的利益提倡所谓的创新,不能只考虑短期的效果。“一个大企业,其技术储备是要为几年甚至未来做准备,所以要有企业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经济学家指出,过去中国制造业增长主要靠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现在资本要素比重逐步增加,未来应主要靠技术进步要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成为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需求也在升级,与之匹配的供给水平也应尽快调整到位,才能实现新时代下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对于中国彩电业来说,整体正处在结构转型升级阶段,部分领先企业的持续发展,既来自“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来自“有中出新”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搭乘“一带一路”快车道 掘金海外市场
自2013年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犹如海陆双翼,推动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而搭载着“一带一路”的快车,海信海外品牌收入也以每年16.4%的增速迅速扩张。
数据显示,在深耕多年的南非和澳洲,海信电器品牌销售量和销售额依然都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在欧洲、北美和日韩市场多点开花——英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1.3%,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54.4%。在日本家电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108.3%。
“海外市场原来都是日本韩国企业的天下,这几年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在海外出口越来越多。中国产品在海外的份额增长巨大,包括海信、TCL、长虹等等,大部分产品都在出口。”陆刃波表示。
与此同时,近年来,海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推广活动,先后赞助了美国NASCAR汽车赛、F1红牛车队、德国沙尔克04甲级足球俱乐部及澳网公开赛等体育赛事,2016年,海信赞助2016年法国欧洲杯。2016年欧洲杯期间,海信在全球知名度提升了6个百分点,二季度欧洲市场销量提高了65%。2017年,海信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这两年来,海信借助体育营销,连续赞助多起赛事,大大缩短了海外消费者认识海信的时间,迅速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感情。”黄晓剑说道。
陆刃波表示,“‘一带一路’战略让企业走向国际化,产品走出去。“海信在国际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能保持今天的地位,我认为主要是海外市场给它带来的,不管从空调,彩电、冰箱,在海外市场份额增长都非常快。”
洪仕斌分析认为, 随着中国的国力的增强及中国家电板块技术的增强,中国一定会引领全球的整个彩电市场。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也从原来的OEM(设备原产商,俗称“代工”)转向自主品牌。“以海信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一直都在以自主品牌出口,这在增加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品牌文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洪仕斌说。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海信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掌控自主核心技术、打造高品质产品,在海内外市场都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在近日举行的第122届广交会上,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披露了其2017年1~9月份国际营销销售数据,今年前9个月,海信国际营销收入达到29亿美元,同比增长30.2%,自主品牌占比达49.5%。另据数据显示,5年来,海信集团的销售收入增长40.2%;利润增长69.7%;利税增长63.7%。
据悉,近年来海信不断加快其国际化进程,先后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地设立了7处海外研发机构,在南非、墨西哥和捷克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同时,海信加大全球体育营销力度,2016年成为欧洲杯中国赞助商,2017年4月,海信又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剑表示,海信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也得益于海信一直以来紧紧咬住高端战略和品牌战略不松口,主攻高端市场、主打自主品牌,用品牌拉力拉动国际市场持续高增长。
大屏优势凸显 定位高端化品牌战略
在近日开幕的第122届广交会上,海信展出了9系ULED电视旗舰新品。据了解,该款新品拥有1000分区的背光分区控制技术,每一个背光分区均可实现4096级精晰调光,呈现出较好的表现层次、细节和景深感。同时展出的海信4K双色激光电视,在蓝色激光模块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激光模块,让红色更鲜、绿色更亮,色域和亮度大幅提高,色彩更为纯净。
海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海信双色4K激光电视采用仿生激光成像技术,光线像电影一样反射式入眼,观看不伤眼,视觉舒适度较高。同时,海信双色4K激光电视由于采用了菲涅尔无源仿生屏,抗环境光干扰,明亮环境下同样可以观看,而且更加环保和节能,与同尺寸的液晶电视相比能够节约不少能耗。
事实上,近5年来,全球彩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和产品的更迭速度与智能硬件日趋接近,极大考验彩电厂商的战略眼光。同时,彩电需求市场,以大尺寸、多功能和高端需求为主要特征的产品成为主流,彩电企业需要尽快找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匹配新需求,使旧引擎焕发新生。
而大屏、高端化正是海信近几年来持续推进的发展方向。世界性调查公司IHS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海信在全球4K、曲面、智能电视等高端市场保持在前三位,出货平均尺寸达到46.9英寸,产品均价达到431美元,在大尺寸、高端产品方面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对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家电产业观察家陆刃波表示,这几年不管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彩电依靠数量取胜的极少,“靠数量增长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这几年都在产业升级,发展高端产品。”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彩电市场在国内外的高端化转型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战略。“在全球彩电市场接近饱和的背景下,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用户,都需要通过高端化转型做深单品。对于厂家来说,做深单品可以提高其毛利空间。对于用户而言,有深度、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的可以提高其观影质量。作为中国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海信通过在产品和营销手段上的高端化战略,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业绩。”
由技术跟随到技术创新 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据悉,自成立以来,海信不断加强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2001年市场竞争异常惨烈,但仍以巨资投入研发彩电芯片。4年之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音视频处理芯片——信芯诞生,它打破国外芯片对于中国彩电业全行业的垄断,并迫使同类国外芯片的价格在半年后降低了50%。
2005年,液晶电视机爆发式增长,中国彩电业面临的危机堪称生死一线。海信坚持做自己的液晶模组,逐渐向产业链上游突破。2007年,国产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投入生产,打破了面板厂家欲向平板电视整机方向进行延伸控制的局面。
尽管中国企业在液晶电视时代渐渐扭转了劣势,但仍然以技术跟随为主。2014年,海信ULED诞生,这项含有210多项技术的创新,通过背光多分区动态控制技术、峰值亮度控制技术和背光扫描控制技术,提升了液晶屏幕的显示画质。
从2014~2016年,海信ULED技术不断精进,发展到3.0版本,色域比OLED更广,对比度比OLED更高。
2015年,海信自主研发出超高清画质引擎SOC——Hi-View Pro画质引擎芯片,并推出搭载该芯片的海信第三代ULED电视,集量子点、高动态范围等技术于一身,成为液晶电视的集大成者。
而在激光电视方面,海信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实现了从研发、设计到整机生产制造完全自主运营,截至目前已取得了217项技术,激光光学引擎100%自主研发设计,70%的制造成本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海信坚定支持未来电视的方向之一是‘无屏’激光电视,推出第三代4K激光电视,今年在广交会上又推出了双色4k激光电视。”黄晓剑表示。
陆刃波坦陈,我国在彩电技术方面没有优势,但是这几年在彩电的自主创新上,出来一批像海信一样的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最明显就是在激光投影技术方面。他同时提醒,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企业要掌握前沿技术,而不是很多企业为了当前的利益提倡所谓的创新,不能只考虑短期的效果。“一个大企业,其技术储备是要为几年甚至未来做准备,所以要有企业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经济学家指出,过去中国制造业增长主要靠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现在资本要素比重逐步增加,未来应主要靠技术进步要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成为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需求也在升级,与之匹配的供给水平也应尽快调整到位,才能实现新时代下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对于中国彩电业来说,整体正处在结构转型升级阶段,部分领先企业的持续发展,既来自“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来自“有中出新”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搭乘“一带一路”快车道 掘金海外市场
自2013年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犹如海陆双翼,推动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而搭载着“一带一路”的快车,海信海外品牌收入也以每年16.4%的增速迅速扩张。
数据显示,在深耕多年的南非和澳洲,海信电器品牌销售量和销售额依然都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在欧洲、北美和日韩市场多点开花——英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1.3%,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54.4%。在日本家电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108.3%。
“海外市场原来都是日本韩国企业的天下,这几年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在海外出口越来越多。中国产品在海外的份额增长巨大,包括海信、TCL、长虹等等,大部分产品都在出口。”陆刃波表示。
与此同时,近年来,海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推广活动,先后赞助了美国NASCAR汽车赛、F1红牛车队、德国沙尔克04甲级足球俱乐部及澳网公开赛等体育赛事,2016年,海信赞助2016年法国欧洲杯。2016年欧洲杯期间,海信在全球知名度提升了6个百分点,二季度欧洲市场销量提高了65%。2017年,海信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这两年来,海信借助体育营销,连续赞助多起赛事,大大缩短了海外消费者认识海信的时间,迅速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感情。”黄晓剑说道。
陆刃波表示,“‘一带一路’战略让企业走向国际化,产品走出去。“海信在国际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能保持今天的地位,我认为主要是海外市场给它带来的,不管从空调,彩电、冰箱,在海外市场份额增长都非常快。”
洪仕斌分析认为, 随着中国的国力的增强及中国家电板块技术的增强,中国一定会引领全球的整个彩电市场。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也从原来的OEM(设备原产商,俗称“代工”)转向自主品牌。“以海信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一直都在以自主品牌出口,这在增加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品牌文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洪仕斌说。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海信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掌控自主核心技术、打造高品质产品,在海内外市场都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
在近日举行的第122届广交会上,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披露了其2017年1~9月份国际营销销售数据,今年前9个月,海信国际营销收入达到29亿美元,同比增长30.2%,自主品牌占比达49.5%。另据数据显示,5年来,海信集团的销售收入增长40.2%;利润增长69.7%;利税增长63.7%。
据悉,近年来海信不断加快其国际化进程,先后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地设立了7处海外研发机构,在南非、墨西哥和捷克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同时,海信加大全球体育营销力度,2016年成为欧洲杯中国赞助商,2017年4月,海信又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剑表示,海信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也得益于海信一直以来紧紧咬住高端战略和品牌战略不松口,主攻高端市场、主打自主品牌,用品牌拉力拉动国际市场持续高增长。
大屏优势凸显 定位高端化品牌战略
在近日开幕的第122届广交会上,海信展出了9系ULED电视旗舰新品。据了解,该款新品拥有1000分区的背光分区控制技术,每一个背光分区均可实现4096级精晰调光,呈现出较好的表现层次、细节和景深感。同时展出的海信4K双色激光电视,在蓝色激光模块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激光模块,让红色更鲜、绿色更亮,色域和亮度大幅提高,色彩更为纯净。
海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海信双色4K激光电视采用仿生激光成像技术,光线像电影一样反射式入眼,观看不伤眼,视觉舒适度较高。同时,海信双色4K激光电视由于采用了菲涅尔无源仿生屏,抗环境光干扰,明亮环境下同样可以观看,而且更加环保和节能,与同尺寸的液晶电视相比能够节约不少能耗。
事实上,近5年来,全球彩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和产品的更迭速度与智能硬件日趋接近,极大考验彩电厂商的战略眼光。同时,彩电需求市场,以大尺寸、多功能和高端需求为主要特征的产品成为主流,彩电企业需要尽快找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匹配新需求,使旧引擎焕发新生。
而大屏、高端化正是海信近几年来持续推进的发展方向。世界性调查公司IHS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海信在全球4K、曲面、智能电视等高端市场保持在前三位,出货平均尺寸达到46.9英寸,产品均价达到431美元,在大尺寸、高端产品方面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对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家电产业观察家陆刃波表示,这几年不管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彩电依靠数量取胜的极少,“靠数量增长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这几年都在产业升级,发展高端产品。”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彩电市场在国内外的高端化转型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战略。“在全球彩电市场接近饱和的背景下,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用户,都需要通过高端化转型做深单品。对于厂家来说,做深单品可以提高其毛利空间。对于用户而言,有深度、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的可以提高其观影质量。作为中国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海信通过在产品和营销手段上的高端化战略,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业绩。”
由技术跟随到技术创新 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据悉,自成立以来,海信不断加强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2001年市场竞争异常惨烈,但仍以巨资投入研发彩电芯片。4年之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音视频处理芯片——信芯诞生,它打破国外芯片对于中国彩电业全行业的垄断,并迫使同类国外芯片的价格在半年后降低了50%。
2005年,液晶电视机爆发式增长,中国彩电业面临的危机堪称生死一线。海信坚持做自己的液晶模组,逐渐向产业链上游突破。2007年,国产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投入生产,打破了面板厂家欲向平板电视整机方向进行延伸控制的局面。
尽管中国企业在液晶电视时代渐渐扭转了劣势,但仍然以技术跟随为主。2014年,海信ULED诞生,这项含有210多项技术的创新,通过背光多分区动态控制技术、峰值亮度控制技术和背光扫描控制技术,提升了液晶屏幕的显示画质。
从2014~2016年,海信ULED技术不断精进,发展到3.0版本,色域比OLED更广,对比度比OLED更高。
2015年,海信自主研发出超高清画质引擎SOC——Hi-View Pro画质引擎芯片,并推出搭载该芯片的海信第三代ULED电视,集量子点、高动态范围等技术于一身,成为液晶电视的集大成者。
而在激光电视方面,海信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实现了从研发、设计到整机生产制造完全自主运营,截至目前已取得了217项技术,激光光学引擎100%自主研发设计,70%的制造成本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海信坚定支持未来电视的方向之一是‘无屏’激光电视,推出第三代4K激光电视,今年在广交会上又推出了双色4k激光电视。”黄晓剑表示。
陆刃波坦陈,我国在彩电技术方面没有优势,但是这几年在彩电的自主创新上,出来一批像海信一样的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最明显就是在激光投影技术方面。他同时提醒,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企业要掌握前沿技术,而不是很多企业为了当前的利益提倡所谓的创新,不能只考虑短期的效果。“一个大企业,其技术储备是要为几年甚至未来做准备,所以要有企业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经济学家指出,过去中国制造业增长主要靠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现在资本要素比重逐步增加,未来应主要靠技术进步要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成为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需求也在升级,与之匹配的供给水平也应尽快调整到位,才能实现新时代下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对于中国彩电业来说,整体正处在结构转型升级阶段,部分领先企业的持续发展,既来自“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来自“有中出新”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搭乘“一带一路”快车道 掘金海外市场
自2013年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犹如海陆双翼,推动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而搭载着“一带一路”的快车,海信海外品牌收入也以每年16.4%的增速迅速扩张。
数据显示,在深耕多年的南非和澳洲,海信电器品牌销售量和销售额依然都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在欧洲、北美和日韩市场多点开花——英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1.3%,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54.4%。在日本家电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108.3%。
“海外市场原来都是日本韩国企业的天下,这几年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在海外出口越来越多。中国产品在海外的份额增长巨大,包括海信、TCL、长虹等等,大部分产品都在出口。”陆刃波表示。
与此同时,近年来,海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推广活动,先后赞助了美国NASCAR汽车赛、F1红牛车队、德国沙尔克04甲级足球俱乐部及澳网公开赛等体育赛事,2016年,海信赞助2016年法国欧洲杯。2016年欧洲杯期间,海信在全球知名度提升了6个百分点,二季度欧洲市场销量提高了65%。2017年,海信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这两年来,海信借助体育营销,连续赞助多起赛事,大大缩短了海外消费者认识海信的时间,迅速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感情。”黄晓剑说道。
陆刃波表示,“‘一带一路’战略让企业走向国际化,产品走出去。“海信在国际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能保持今天的地位,我认为主要是海外市场给它带来的,不管从空调,彩电、冰箱,在海外市场份额增长都非常快。”
洪仕斌分析认为, 随着中国的国力的增强及中国家电板块技术的增强,中国一定会引领全球的整个彩电市场。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也从原来的OEM(设备原产商,俗称“代工”)转向自主品牌。“以海信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一直都在以自主品牌出口,这在增加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品牌文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洪仕斌说。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海信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掌控自主核心技术、打造高品质产品,在海内外市场都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
在近日举行的第122届广交会上,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披露了其2017年1~9月份国际营销销售数据,今年前9个月,海信国际营销收入达到29亿美元,同比增长30.2%,自主品牌占比达49.5%。另据数据显示,5年来,海信集团的销售收入增长40.2%;利润增长69.7%;利税增长63.7%。
据悉,近年来海信不断加快其国际化进程,先后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地设立了7处海外研发机构,在南非、墨西哥和捷克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同时,海信加大全球体育营销力度,2016年成为欧洲杯中国赞助商,2017年4月,海信又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剑表示,海信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也得益于海信一直以来紧紧咬住高端战略和品牌战略不松口,主攻高端市场、主打自主品牌,用品牌拉力拉动国际市场持续高增长。
大屏优势凸显 定位高端化品牌战略
在近日开幕的第122届广交会上,海信展出了9系ULED电视旗舰新品。据了解,该款新品拥有1000分区的背光分区控制技术,每一个背光分区均可实现4096级精晰调光,呈现出较好的表现层次、细节和景深感。同时展出的海信4K双色激光电视,在蓝色激光模块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激光模块,让红色更鲜、绿色更亮,色域和亮度大幅提高,色彩更为纯净。
海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海信双色4K激光电视采用仿生激光成像技术,光线像电影一样反射式入眼,观看不伤眼,视觉舒适度较高。同时,海信双色4K激光电视由于采用了菲涅尔无源仿生屏,抗环境光干扰,明亮环境下同样可以观看,而且更加环保和节能,与同尺寸的液晶电视相比能够节约不少能耗。
事实上,近5年来,全球彩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和产品的更迭速度与智能硬件日趋接近,极大考验彩电厂商的战略眼光。同时,彩电需求市场,以大尺寸、多功能和高端需求为主要特征的产品成为主流,彩电企业需要尽快找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匹配新需求,使旧引擎焕发新生。
而大屏、高端化正是海信近几年来持续推进的发展方向。世界性调查公司IHS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海信在全球4K、曲面、智能电视等高端市场保持在前三位,出货平均尺寸达到46.9英寸,产品均价达到431美元,在大尺寸、高端产品方面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对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家电产业观察家陆刃波表示,这几年不管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彩电依靠数量取胜的极少,“靠数量增长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这几年都在产业升级,发展高端产品。”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彩电市场在国内外的高端化转型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战略。“在全球彩电市场接近饱和的背景下,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用户,都需要通过高端化转型做深单品。对于厂家来说,做深单品可以提高其毛利空间。对于用户而言,有深度、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的可以提高其观影质量。作为中国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海信通过在产品和营销手段上的高端化战略,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业绩。”
由技术跟随到技术创新 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据悉,自成立以来,海信不断加强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2001年市场竞争异常惨烈,但仍以巨资投入研发彩电芯片。4年之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音视频处理芯片——信芯诞生,它打破国外芯片对于中国彩电业全行业的垄断,并迫使同类国外芯片的价格在半年后降低了50%。
2005年,液晶电视机爆发式增长,中国彩电业面临的危机堪称生死一线。海信坚持做自己的液晶模组,逐渐向产业链上游突破。2007年,国产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投入生产,打破了面板厂家欲向平板电视整机方向进行延伸控制的局面。
尽管中国企业在液晶电视时代渐渐扭转了劣势,但仍然以技术跟随为主。2014年,海信ULED诞生,这项含有210多项技术的创新,通过背光多分区动态控制技术、峰值亮度控制技术和背光扫描控制技术,提升了液晶屏幕的显示画质。
从2014~2016年,海信ULED技术不断精进,发展到3.0版本,色域比OLED更广,对比度比OLED更高。
2015年,海信自主研发出超高清画质引擎SOC——Hi-View Pro画质引擎芯片,并推出搭载该芯片的海信第三代ULED电视,集量子点、高动态范围等技术于一身,成为液晶电视的集大成者。
而在激光电视方面,海信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实现了从研发、设计到整机生产制造完全自主运营,截至目前已取得了217项技术,激光光学引擎100%自主研发设计,70%的制造成本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海信坚定支持未来电视的方向之一是‘无屏’激光电视,推出第三代4K激光电视,今年在广交会上又推出了双色4k激光电视。”黄晓剑表示。
陆刃波坦陈,我国在彩电技术方面没有优势,但是这几年在彩电的自主创新上,出来一批像海信一样的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最明显就是在激光投影技术方面。他同时提醒,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企业要掌握前沿技术,而不是很多企业为了当前的利益提倡所谓的创新,不能只考虑短期的效果。“一个大企业,其技术储备是要为几年甚至未来做准备,所以要有企业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经济学家指出,过去中国制造业增长主要靠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现在资本要素比重逐步增加,未来应主要靠技术进步要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成为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需求也在升级,与之匹配的供给水平也应尽快调整到位,才能实现新时代下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对于中国彩电业来说,整体正处在结构转型升级阶段,部分领先企业的持续发展,既来自“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来自“有中出新”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搭乘“一带一路”快车道 掘金海外市场
自2013年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犹如海陆双翼,推动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而搭载着“一带一路”的快车,海信海外品牌收入也以每年16.4%的增速迅速扩张。
数据显示,在深耕多年的南非和澳洲,海信电器品牌销售量和销售额依然都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在欧洲、北美和日韩市场多点开花——英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1.3%,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54.4%。在日本家电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108.3%。
“海外市场原来都是日本韩国企业的天下,这几年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在海外出口越来越多。中国产品在海外的份额增长巨大,包括海信、TCL、长虹等等,大部分产品都在出口。”陆刃波表示。
与此同时,近年来,海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推广活动,先后赞助了美国NASCAR汽车赛、F1红牛车队、德国沙尔克04甲级足球俱乐部及澳网公开赛等体育赛事,2016年,海信赞助2016年法国欧洲杯。2016年欧洲杯期间,海信在全球知名度提升了6个百分点,二季度欧洲市场销量提高了65%。2017年,海信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这两年来,海信借助体育营销,连续赞助多起赛事,大大缩短了海外消费者认识海信的时间,迅速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感情。”黄晓剑说道。
陆刃波表示,“‘一带一路’战略让企业走向国际化,产品走出去。“海信在国际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能保持今天的地位,我认为主要是海外市场给它带来的,不管从空调,彩电、冰箱,在海外市场份额增长都非常快。”
洪仕斌分析认为, 随着中国的国力的增强及中国家电板块技术的增强,中国一定会引领全球的整个彩电市场。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也从原来的OEM(设备原产商,俗称“代工”)转向自主品牌。“以海信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一直都在以自主品牌出口,这在增加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品牌文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洪仕斌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