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7月18日在京发布《2017: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宏观经济低位运行和结构调整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持续上升,但不良率增速已出现企稳迹象。
报告显示,总体看,目前我国银行业存量不良贷款规模依然较大,但不良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2017年第一季度该指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16个百分点,仅高于北美地区0.7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金融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报告预计,2017年年末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预计约为1.7万亿元和1.7%。不良贷款风险呈自东向西路径爆发,中部地区抗风险能力强于西部地区,不良率从东高西低逐步转为东西高、中部低的“凹”形结构。
来自商业银行受访者的观点认为,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大致在20%~30%,不良贷款见顶时间预计在2019年或以后,银行关注类贷款规模变动大体同步。
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信贷的风险程度略有好转,预计不会集中出现不良贷款。信用风险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升高,东北地区会成为不良贷款暴露较为集中的地区。商业银行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拟处置不良贷款以次级类为主,不良贷款价格与上年相比预期将稳中有升。
2017年商业银行降低不良率最有效的措施是出售不良贷款,商业银行最有可能的处置手段是打包转让。
来自资产管理公司受访者的观点认为,2017年倾向于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面临一定的困难,处置效率普遍下降。不良资产二级市场的预期收益率超过15%,明显高于其他资产类型,受到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中小型资产包最受欢迎,但投资者相比往年则更加理性。不良资产市场投资者由于受资金规模、处置经验、处置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倾向于与不良资产出售方合作进行处置。
在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方面,2017年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态度积极,偏好房地产开发贷款;价格分歧是制约资产管理公司成功收购不良资产的主要障碍。非金不良业务的风险会明显高于金融不良资产,但预期收益相对较高。证券化和互联网等不良处置手段效果一般,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性并不高。
随着不良资产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凭借全牌照的业务协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也面临资金成本较高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市场策略中性,强调严控风险、适度扩张。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在资金规模、融资能力、处置经验、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但与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机构关系比较紧密,拥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市场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据悉,《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自2008年首发以来,至今已连续第十年发布,填补了我国不良资产研究领域的空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