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著名商业教育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就业”表现在全球63个主要经济体中名列首位。
过去5年里,我国始终坚持把就业置于发展优先位置。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5年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1%以下。今年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更是降到4.91%,处于多年来最低水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业扶贫等相关政策的出台,让人民群众的就业之路更加宽广,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创业创新:富民之路选择更多
“10年前,我们县城家政服务还是一片空白。”湖北长阳群英物业公司总经理朱琼英说,“如今,随着老龄化加速和二孩时代的来临,家政服务需求激增。”
湖北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的朱琼英,十几岁时就北上从事家政服务工作了。随着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种种创业优惠政策的推出,已掌握家政技能的朱琼英决定返乡创业。
从公司初创时的几个人到如今拥有500多名职工,这家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由家政服务扩展到环卫保洁、物业管理、医院陪护等领域。
创业贴息贷款、创业扶持基金、公益性岗位补贴……正是有了这些创业创新政策,让朱琼英挺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提出了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等支持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
2017年4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以及强化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等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朱琼英是千百万创业人员的一个。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我国创业氛围、环境在不断优化、改善,创业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其中,降低经营、融资等成本是重中之重,我国出台的诸多措施正是要给这些创业者一个良好的启动和发展空间。
据农业部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介绍,根据人社部对2000个行政村的监测,今年一季度末,返乡农民工中有近10%选择了创业。
转型升级:发展之路空间更广
今年30岁的叶宗强来自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2012年进入广东中山奥马电器(002668,股吧)有限公司五厂做冲孔工,月工资3000元左右。2017年,他已经成为班组长,月工资6000元左右。
“家里盖了房子,工资高了还做了组长,也找了女朋友准备结婚。”叶宗强说,公司的产品一直在升级,自己也在不断提升职业技能,这些都给他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高技能人才正变得越来越“吃香”:据人社部统计,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岗位数与求职人数比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甚至达到2:1以上。
“我们学校99%的毕业生实现了就业,毕业第一年的月平均薪酬超过4000元,优秀毕业生及深圳紧缺专业毕业生薪酬可达7000元以上,高于一般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校长王海龙说。
“过去我国制造业体量巨大但缺乏核心技术,长期处于产业链条的末端,想找收入高的工作很难。”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说,“现在是"设备易得、人才难求",劳动者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好。”
为了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等相继印发,力求完善激励机制,改善待遇薪酬。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9.8%。职业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以来,新增高技能人才1029万人,累计有7667万人次接受政府补贴职业培训,为劳动者稳定就业奠定了基础。
保障重点:就业大厦越建越稳
今年47岁的山东省乐陵市寨头堡乡盖家村村民石秀英,从5岁开始因为对紫外线过敏,患有哮喘,一直无法外出工作,家庭贫困。
2017年6月乐陵市开始实施“公岗扶贫”政策,开发设置“养老护理员”这一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聘请一名贫困人员为无劳动能力贫困家庭提供孤寡老人照料、家庭清洁、日用代购等工作,实现“扶贫”与“服贫”的双赢。石秀英因这一政策在家门口有了一份工作,生活也有了些许转变。
“现在每天都要去贫困户家里,看看他们需要什么,帮他们做做饭、买点东西、打扫卫生,没事儿的时候就在一起说说话,相互鼓劲儿,日子可有奔头了!”石秀英说。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我国扎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依托信息平台做好工作调度,依托就业扶贫基地支持贫困劳动力求职就业和有组织劳务输出,依托劳务协作机制促进劳务对接和跨地区转移就业,依托扶贫车间等载体鼓励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完善就业援助政策措施,强化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
同时,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强校园内外的信息对接和精准服务,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等新政策,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此外,稳妥推进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指导地方摸清职工底数和需求,拓宽多元化安置渠道,加强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深化跨地区劳务协作,促进分流职工平稳转岗就业。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认为,我国已形成了一整套积极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实现就业平稳向好不成问题。(记者 徐博 叶婧 罗鑫 周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