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刘开雄
“这里没有天津市的同志,你们有什么话就畅所欲言。”21日,随着国务院第一督查组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的一句开场白,又一场企业与督查组之间的“闭门畅谈”由此展开。
为督查中央有关降低企业成本政策的落地情况,此次国务院大督查提出了“百家企业大调查”,因此开展企业座谈会是一种必要的形式。但为了能让企业说出真心话,倒出心中苦,做到真督实查出实效,国务院第一督查组从到达天津的第一天就决定,“天津有关负责人汇报完了以后就让他们先回去,把企业人员留下来。”
“按照天津市防汛费征收标准,我们每年要交几千万元的防洪费,可是像南方有些省都已经减免了,天津市是不是也能调整下。”就在这样的“闭门畅谈”中,有些企业负责人也抓住机会向督查组“吐槽”。督查组成员认真记录,详细询问,就中央关于营商环境、降本增效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督查调研。
“看了你们填报的表格,为什么像这样的协会组织会向你们收取检验、检测的费用?”“城市公用事业附加不是从4月1日起就停止征收了吗?为什么你们2季度还交了这些钱?”……
事实上,要真正落实国务院对大督查工作的要求,发挥督查工作的作用,仅仅是竖起耳朵听还不够,还要靠督查组成员火眼金睛去看。督查组成员提出的问题有时候也会帮助企业厘清很多疑问。
企业也对一些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让经济困难学生在勤工俭学时的收入少缴点税?”“国家对外资企业在国民待遇上是不是也能及时覆盖到小型外资企业?”“像我们物流企业仓储用地能不能按保障用地的标准给个上限?”……
从17日进驻天津开始,督查组成员白天在外实地调研督查,夜间则是挑灯夜战翻阅查看各种报表,甚至临时抽调人员进行专业分析和专项梳理工作。对填表内容不正确或者是漏填项目的企业还要进行点对点专门了解情况,督促其重新填写。
正如潘功胜在国务院第一督查组首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督查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督查工作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和协助,但也要明确督查的目的,落实好中央对督查工作的要求,做到真督实查出实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