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18年1月4日消息:在寒冷的冬夜,在倾盆大雨里,在炎炎烈日下……海口美兰机场里有这么一群飞机安全守护者,他们守护着停机坪上的一架架飞机,每一个航班起落的背后,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易从涛是这群飞机安全守护者中的一员,还是他们的“头儿”——海航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技术”)中南维修基地海口航线车间经理,也是海航技术多种机型维修的领军人物,是上百名机务新人的带教老师。2017年9月,他更因精湛的技术和勇于担当的品质荣获海南省“天涯工匠”殊荣,成为为数不多的十名“天涯工匠”之一。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的精神。在他获得众多荣誉背后,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小秘密”。
在机场的“神秘”区域工作 每天负责养护价值数百亿的客机
对旅客而言,机场内有很多区域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易从涛的工作地点,就在这种受到严格管控的地方。
2017年12月21日晚上,南国都市报记者在机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经过严格的安检程序,走进了易从涛所在的办公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材壮实的他正专注地看着电脑,安排当晚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他带领的机务团队有118人,负责全部海口航线飞机的维护工作。“我们手上有70多架飞机,好几百亿的资产。”易从涛开玩笑地说。
这个机务团队的工作24小时不间断,飞机的起落检查、故障维护等,都是该团队承担的工作。
“这架飞机提示燃油泵故障,正在进行排查。”前往工作地点途中,易从涛把车停在一架波音客机前,边下车边说。
在这架客机右侧发动机下方,维修人员正围着打开盖板的发动机进行检查。易从涛走过去了解情况,蹲下身子仰头查看发动机,还一边与现场的维修人员交流指导。
“这是比较重要的部件,但是存在一点缺陷,我们必须要今晚更换。”易从涛从发动机下面走出来说,燃油泵是发动机关键部件,如果故障不能排除,飞机是不能投入运营的,如果飞机停运一天,损失至少有十数万元,还不包括航班取消造成的赔偿。
在机务人员身上,不难发现这两样特质:冷静和细致。动则十数万甚至上百万的维修成本,细小疏忽都可能带来巨大风险,这就像两根长鞭,时刻鞭策着他们。易从涛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锤炼自己,拥有了一身精湛的技术。
从可疑点着手突破疑难故障 客机“停工”2天后投入运营
易从涛作为一名技术组工程师,排除例行故障几乎是家常便饭,对于特殊疑难故障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心得,就是抓住任何一个可疑点去寻求解决办法。
2013年,一架客机仪表出现扰流板故障信息。在2天多的时间里,排故人员依据排故手册,做完所有排故工作,多次更换扰流板作动器,但测试依然不能通过,故障信息仍旧显示。
“我们开始以为是更换的零件有问题,可是连续换了多次,故障信息还是没有消除。”这架飞机“停工”2天后,易从涛开始接手。他带着排故小组成员认真分析系统原理,仔细观察测试现象,经过细心的测试与排查,一个意外发现成为突破口。
“系统提示的是飞控故障,实际却是液压系统故障,所以问题很难被发现。”易从涛随即开了方子,将储压器补充至正常压力,之后故障排除,在地面停了2天多的飞机终于可以投入运营了。
无数个勤恳日夜的求知 从对飞机茫然到了然于胸
今年37岁的易从涛,自2002年从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了他的机务维修生涯,至今已经15年。“小时候对机械感兴趣,大学选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毕业时,觉得海航年轻、有朝气,因此就踏上了海南,走上了民航维修这条路。”
易从涛至今仍记得,刚开始工作时的“茫然感”。“那时刚毕业,看到飞机是很茫然的,不知道从何下手,还好公司给新人安排师傅带教,让我在遇到困惑时有师傅可以请教。”易从涛感慨地说。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茫然”给足了他求知的动力。
2004年,他取得了维修人员执照;2005年,刚参加工作三年多的易从涛就成为车间319机型维护的领军人物。2008年,海航计划引进E190机型,易从涛主动请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申请学习190机型。在E190飞机引进后,易从涛成为车间E190飞机维护的负责人。
易从涛在工作上的付出,也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本事。“现在我们看飞机,线路、结构心里都有谱。”易从涛的这种感受,或许就是“庖丁解牛”的境界吧。
0荐闻榜
(供稿: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