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廖元
法制晚报讯 (记者 于忠洋)令江有道和他的工友们没有想到的是,原本讨要无门的工资,在仅仅跑了一次法律援助中心后,一下子有了眉目。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全程帮助下,目前,这起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劳动争议案件已经在法院开庭审理。
为农民工讨薪开通绿色通道、实施法律援助现场服务“只跑一次”工程……每一位来到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服务的受援人都能感受到这些举措带来的便利,切切实实地获得有效的帮助。这也是江苏省法律援助服务农民工的一个缩影。2017年4月,司法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作用,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江苏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开展的“法润江苏 情系民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降低法律援助门槛
江苏是农民工用工大省,有超过1800万农民工。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指出,“农民工群体是不是享受到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直接关系到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
对此,江苏省通过开辟农民工绿色通道,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和力量向农民工等群体倾斜,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针对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快速受理并指派办理。对涉及劳动报酬、工伤及人身损害赔偿等事项,免于经济状况审查,直接受理。
安徽籍的江有道2017年2月到南京某公司工作,临近年末,单位原本承诺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没有兑现,还拖欠他和其他四位工友4万多元的工资。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他们的讨薪之路很艰难,一度想要放弃。抱着一线希望,他们来到南京市栖霞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帮助。
栖霞区法律援助中心张岷燕介绍说,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实施法律援助现场服务“只跑一次”工程,对于证据不是特别完备的案件先受理,承办律师再指导其收集证据,确保了农民工群体应援尽援。
实施名优律师办案
据江苏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唐俊介绍,目前江苏省各地基本形成“市县两级法援中心为核心、镇(街)法援工作站为窗口、村(社区)法援服务点为补充”的覆盖全省的法援服务网络,全省依托乡镇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共1324个,并在农民工聚居地、劳务市场等地建设了“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站”,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劳动就业政策法律咨询、指导其与用人单位建立合法劳动关系、调解劳务纠纷、受理劳动争议法律援助申请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
从2017年开始,江苏省就推行了法律援助“名优工程”,安排律师队伍中的名优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和咨询解答等,为农民工等困难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文/记者 于忠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