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任江唐建勇刘翔宋雅文
通讯员朱佳敏
张军善是昌吉市滨湖镇滨湖村村民,在他直观感觉里,从村里到昌吉市区的距离似乎一直在变——以前需要几个小时,后来是一两个小时,现在已缩短到半小时。其实两地间的真实距离没有改变,变的是公路、是出行的方式。
“以前我们坐的是农村线路车,一天只有3趟车,错过了发车时间就要等好长时间。”张军善回忆,现在,从昌吉市区直达或路过村里的公交车线路就有6条,大约十分钟一趟,几乎和在昌吉市区坐公交车一样方便。
这是昌吉市全面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也只是农村公路给天山南北的农牧区带来的诸多变化中的一个。在新疆大地上不断出现、延伸的条条农村公路,一头连着千千万万各族农牧民,另一头通向现代化农村。 农村公交,让城乡不再遥远
“我们之前去县城要坐班车或面包车,来回花十几元,每次还要等1小时,”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英买里村村民海尼萨木·肉孜说,“现在出门就有公交车,十几公里的路程只花一元,半个小时就到了,方便了很多。”她笑道。
在新疆的广大农村牧区,农村公交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迅速。
昌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东介绍,该市目前共有公交线路54条,营运车辆439辆,覆盖该市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共61个行政村、223个自然村、2个团场15个连队、2个国家级园区,通达率100%,乡镇客运站已有15个、农村公路停靠点567个,昌吉市也成为全疆首个村村通公交的县市,在全疆率先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现在,昌吉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入300余万元自主研发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不仅填补了自治区的空白,也让农牧民可以拿着手机通过APP查到农村公交车的运行情况,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便捷。
在新疆大地上,农村公路带给农牧民的便捷有目共睹。截至2017年底,全疆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28万公里(不含兵团),其中具备条件的乡(镇)通车率达99.6%,建制村(连队)通车率达98.3%。 新产业新机遇滚滚而来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依靠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条件的改善。路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随之而来。汇聚起来,就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昌吉市阿什里乡副乡长李文勇对此深有感触。2004年,该乡引导农牧民建设哈萨克民族风情园,但因为道路条件较差,风情园发展遇到困难。2010年,农村公路项目将昌吉市区与龙山滑雪场、哈萨克民族风情园等连接在一起,此后,滑雪场和哈萨克民族风情园的生意风生水起,现在已成为昌吉市非常热门的旅游景点。
在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乌尊博孜村,农村公路让这里的西瓜、甜瓜变得更甜。公路修进了村、修到了田间地头。各地的“瓜老板”直接把车开到地头收购。最近,该村还吸引了一个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厂落户。“没有路的时候,这些都是做梦都不敢想的。”该村党支部书记麦图孙·依撕马依力说。
路,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遇、财富。昌吉市榆树沟镇永进村村民马吉元是当地的农机大户,“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过去,他的拖拉机等农机只能在农忙的时候大显身手,冬天就只能停在库房里。随着农村公路的延伸、成网,冬季清扫公路上的积雪成了马吉元的新“事业”。一到冬天,他就把拖拉机带着的农具摘掉,装上清雪设备上路清雪。现在,他负责30多公里路段的清雪任务,一个冬天能挣六七万元。 新希望塑造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必然是绿色乡村,农村公路也为绿色乡村发展带来新希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今年1月,新和县运输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从山东购进10辆电动公交车。这些车充满电可以跑190公里。“我们要让农牧民的出行也越来越绿色。”该公司经理特来提江·买米提民表示,该公司计划今年将剩余的22辆燃料车全部更换成电动公交车,并新增10辆电动公交车。
农村公路也是农村通往绿色发展的道路。2017年,巩留县塔斯托别乡巴合拜村试种了油芍花,现在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800亩。种油芍花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加工,而是打造油芍花观赏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农村公路已成为新疆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今年,新疆计划建成农村公路1.5万公里,其中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1.3万公里,完成全疆1962个深度贫困村“最后一公里”工程8947公里;实施1681个村级道路惠民生建设项目。越来越长的农村公路将引领着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