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飞鹏 王皓)日前,市委书记蔡奇就推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工作调查研究。他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吉宁一同调研。
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2014年成功申遗,是北京第七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既是明清北京城连接西北部园林的纽带,也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方的大动脉,现在还是连接北京中心城与副中心的项链,地位重要。
蔡奇、陈吉宁从海淀区沿运河走向驱车向东到通州,一路察看了“运河第一闸”广源闸、“京西小故宫”万寿寺的保护利用、通州五河交汇处规划建设情况。蔡奇在乘船察看运河通州段时要求,加强两岸景观整体规划,精心做好桥梁设计,展现这一城市家具的艺术之美。在有进京“水上城门”之称的八里桥,蔡奇察看了保护现状,要求尽快完善方案,将其更好地保护利用起来。
随后,蔡奇主持召开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规土委、市文物局、通州区分别汇报了工作。有关部门就进一步做好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蔡奇讲话说,今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饱含深情又寄予厚望,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大历史观深刻认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意义,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蔡奇指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横跨六区,在北京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传承保护好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一件大事、好事。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责无旁贷,应当作出应有贡献,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蔡奇强调,要带头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三篇文章,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通过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深度交融的桥梁,为首都发展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真正使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工程,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成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标志工程。
蔡奇强调,要立足长远,抓好当前,明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任务。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站在中华文明传承的高度,组织专门力量和专业力量,着眼中长期,高质量制定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规划要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长短结合、远近衔接,明确具体实施方案,责任落实到区和部门。近期,要本着保护、传承、利用的总原则,聚焦修缮文物、挖掘内涵、整治环境、提升品质等环节,列出任务项目清单,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坚持分类推进,重点突破。
蔡奇指出,具体可以分遗产类、挖掘类、环境类、水系类、文创类等不同类别,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
遗产类方面,重点抓好白浮泉、万寿寺、延庆寺、积水潭、什刹海、通惠河、玉河古道及古闸、通州古城核心区、西海子公园、八里桥等重要文物保护和修缮,该腾退的腾退,该保护的保护,该完善的完善。
挖掘类方面,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内涵,整理出版研究成果;收集和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更多能够传诵的运河故事。
环境类方面,加快大运河沿线景观提升和生态修复,抓好北运河、通惠河、萧太后河的环境整治,打造滨水景观;严控沿线建设用地,加强城市设计,促进景观提升。
水系类方面,采取治水、引水等方式,保护好现有运河河道。创造条件逐步恢复玉带河故道、明清通惠河、北运河故道三条古河道,以及运河沿岸古码头。加紧推进北运河京津冀三地通航工程。
文创类方面,相关区要根据规划,因地制宜、布点发展。
就整体而言,大运河通州段是重点。要结合副中心规划建设,彰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城市特色;规划建设好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运河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将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标志性文化品牌。
蔡奇强调,要加强工作统筹,汇聚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合力。包括大运河文化带在内的三大文化带,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抓手。近期要首先抓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统筹资源,加强北京段六个区文化资源整合,强化京津冀三地对接;统筹政策,整体考虑三个文化带建设,进一步研究完善各项专项政策;统筹力量,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属地实施,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治水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关区和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陈吉宁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首先要抓好规划、抓好顶层设计,以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把北京段放在国家整体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统筹考虑,与国家和北京市已有的相关规划对标对接,改革体制机制,强化整体保护,让我们的规划经得起学术、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要切实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有条件的文保场所尽快向群众开放。要处理好文物与文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水与岸的关系、商业开发与文化建设的关系,让市民群众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了解历史、亲近自然,增强获得感。要秉承专业精神,依靠专业力量长期研究、精心规划设计,把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好。
市领导杜飞进、崔述强、隋振江、王宁、卢彦,市政府秘书长李伟一同调研。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