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这场贸易战,中美汽车产业都被裹挟其中。
4月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中美真的在汽车产业爆发大规模贸易战,那大家都会有损失,但细细算下来,中国汽车产业并不需要惧怕。
“我们虽然尚不清楚美国汽车业的态度,但它们很清楚中国是它们的最大市场,如果民族情绪造成销量影响,那就会对企业发展增加难度。”董扬说。
美国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中国政府迅速进行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一时,两国间经贸压力骤增。在双方的措施清单中,都包含了汽车,产业界、市场对此保持高度关注。
综合外媒报道,美方可能会要求中国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实施与美国相同的关税水平(税率2.5%),并取消中国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
董扬表示,从整车出口来看,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数额远低于进口的数额,出口的也多是中美合资车企所产的汽车。
他认为,如果中国汽车关税降至与美国同等水平,将对产业造成不利影响。但美国在中国的合资车企也将吃亏,关税降低后,可能日本、韩国、德国人分到了一杯羹,美国车却得不到最好的结果。
记者:美方提出中国汽车关税25%,美国只有2.5%,认为中国应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董扬:首先,从整车贸易看,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数额远低于进口的数额,中国对美是巨额逆差;其次,与印度、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的新兴汽车市场相比,我们的关税并不高;最后,中国出口的也多是中美合资车企所产的汽车。综合来看,美方获益更大。
记者:美国提出要让中国的汽车关税与美国一致,均为2.5%。如果成真,将对行业造成多大影响?
董扬:影响会比较大。据中汽协测算,进口美系车以大排量、高档为主,如果降价20%,价格势必会传导至国内生产的汽车。预计全部车型平均降价5%以上,影响利润20%以上。作为既得利益者,通用、福特等合资车企也将受到冲击。
记者:据称,美方有意要求中国放开外资在合资车企中的股比限制。这个问题在争取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是否有明确的时间表?
董扬:我参与了中美之间当时的谈判(即进一步降低部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的谈判),当时的焦点就是降低关税,当时关税逾100%。围绕降低关税的幅度及时间表,双方曾一度展开拉锯战。最终决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我国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进口车关税调整至25%。在这期间,中国也尽量考虑了美方的要求,采取了先快后慢的办法,多次降低税率。
实际上,美国当时并没有提及股比问题,当时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比俄罗斯、印度这些市场更开放。直到我在参与中国与欧洲相关谈判时,对方提出了股比要求。最终,我们承诺自加入WTO之日起,放开汽车发动机合资企业外资股比限制。
记者:现在,中国是否有可能在自贸区,在新能源汽车整车等领域,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呢?
董扬:本质上,WTO遵循自愿和普惠原则。 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中方宣布将在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
记者:有观点称,美国之所以警惕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因为中国产品品类多、全,市场化运用成熟。美国担心石油危机时丰田汽车借助节油汽车占据美国车市的历史重演,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董扬: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虽然多,但在技术上和美方仍有差距。这一点在动力电池领域尤为明显,在电池能量密度上,我们与特斯拉有两年代差;在整车能效上,我们与日本的丰田、日产,大概有三到四年的代差。而车辆安全性等领域,则是刚刚起步。在现有政策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五年内很难大量进入美国市场。
但是,中国在大客车方面则有技术优势。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客车市场;另一方面,巴士制造需要集中度,因此中国有规模优势。
同时,美国人对汽车很挑剔,法律、法规考核十分严格,我暂时不认为中国电动车能在美国占据大量市场。
记者:如何看待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对中国汽车进口关税和外资投资股比的抱怨?
董扬:就算中国真同意放开股比,埃隆·马斯克也未必马上投资建厂。马斯克是个商人,他需要盈利。他不可能在华投产高端车,这一定亏损。而平价车型,他自己本土的产量都严重不足。另外,特斯拉产品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总不能上量后,又总是全面召回。
实际上,埃隆·马斯克主要关注的是一是降低进口关税,二是获得中国政府的电动车补贴,享受同等待遇。
对于特斯拉来说,最好中美不要打贸易战,如果真打起来,他肯定进不来。
记者:如果美国借助供应核心零部件的手段展开贸易战,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董扬:总体来说,我们有日本、德国等零部件体系备选,加上自主生产,替代性的问题不大。
记者:贸易战是否会对合资企业造成影响?
董扬:如果是低烈度的贸易战,那么中美合资企业,在中国纳税、创造就业,多半不会发生抵制美国货的情况。但要留意,贸易战是否会波及到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是否会新增审核标准,或者更多、更苛刻的条件。毕竟中国对美投资与日俱增,大部分企业都有意过去购买相关技术。
记者:如果贸易战展开,全球汽车行业会迎来怎样的变局?
董扬:贸易战升级是循序渐进的,如果从限制货物贸易升级到限制人员交流和互相投资,那是全球汽车技术发展的灾难。作为全球一体化最高的产业,汽车整合了全球资源:研发自技术最好的地方,生产自成本最低的地方,销售到发展最快的地方。
从全球来看,美国和欧洲损失最大,中国、印度背靠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对来说损失可控。毕竟美国本土份额越来越低,一旦波及中国这种全球最大市场,美国汽车产业必然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大家都有损失,但细细算下来,中国汽车产业并不需要惧怕。
美国汽车业的态度目前不明确,但他们很清楚中国是最大的海外市场,除了原装进口车型获益,如果民族情绪影响合资厂销量,那企业发展难度会大大增加。
此外,美国和欧洲联手的可能性不大。就算联手,展开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大战,中国汽车现阶段走出去的重心也是发展中国家,影响不大。
记者:中国汽车产业有没有可能作出让步?
董扬:就我们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在不需要做出什么让步。从中国汽车产业的利益来说,我认为并不需要过虑。不过,话说回来,以美国人的手速,就算中国做出让步,美国人手慢,欧洲日本人手快,他还不见得拿得到。比如关税降低后,可能日本、韩国、德国人分到了羹,美国车企却拿不到最好的结果。
其实,美国应该好好把握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政府、民间资本都大量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我们希望世界各大车企利用好中国开放的机遇,共同发展这块市场。毕竟,中国政府推动力度大、产业协调合作能力强、每年还有大量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新技术的发展中,初期市场很重要,中国市场也将推动全球性的技术进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