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概念横空出世,宛如平地之春雷。一时间,各个地方政府主要官员们和企业家们、投资者们激动得奔走呐喊:拥抱湾区,快速崛起!
多少年来,城市之间产业同质化一直为外界所诟病,而多年来形成的广深龙头之争、佛莞老三之争、珠西珠中江兄弟之争等,既是地方政府区域竞争的此消彼长,又是固有格局难以打破形成的藩篱。
“湾区经济”之春雷,带来了新生的力量,带来了破局的希望。
在笔者看来,跟十年前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相比较,“粤港澳大湾区”带给包括港澳在内的11个大珠三角城市的契机更大。一是纲要对珠三角城市定位清晰,而大湾区则是让各个城市在湾区概念之下重新定位自己,想象空间更大;二是纲要制定之时,互联网经济尚未勃发,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要力量,既定格局难以打破,而大湾区的建设大潮却与互联网经济、工业4.0等产业变革大潮叠加,新兴产业、创新科技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大地。
于是乎,大珠三角11城群情激昂,各种交通枢纽、金融中心的称号此起彼伏,尤其是大湾区龙头城市的呐喊,除了广深这对一线城市老牌劲旅之外,香港、澳门甚至沉寂了30年的珠海也似乎随着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开通和建设,有了龙头之城的一争之力。一些智库研究组织纷纷撰写报告,仿佛大湾区建设已成,给一些地方溢美加冕为大湾区智造之城、大湾区科技之城。
区域竞争最终还是要看实力。面对改变格局的大契机,抢着为自己造势,这种争先恐后的心态虽不值得提倡,但还是积极追求进步的。只不过,相比较其他城市的着急,广州似乎有种胸有成竹、不慌不忙的淡定。作为珠三角城市中的老大哥,广州稳居全国一线城市三甲已经多年,拥有实力雄厚的汽车制造业和正在蓬勃发展的金融业。
广州有底气,手上更握有广佛同城的王牌。只不过,自2000年实施“北优南拓、东进西联”让城市格局拉开结构至今,广州东进成效最为显著,北优次之,南拓和西联却一直进展不大。这也使得广州城市格局享有山海湖江的大气魄,却依然只是一个内陆之城,临湾临海的格局和产业始终未有大的突破。
在笔者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横空出世,让广州的尴尬更凸显。众所周知,全球著名的大湾区都是以龙头城市来命名,比如东京大湾区、纽约大湾区、旧金山大湾区等无一不是如此。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提出并非以龙头城市来命名,更多是一个规划概念,在湾区建设形成的过程中,势必会因市场因素而形成湾区的龙头城市,而龙头城市的竞争亦反过来有助于加速围绕龙头城市的市场要素重新部署和城市群格局的重新塑造。而广州多年来在内陆横向发展,强化了周边的佛山、东莞、清远、肇庆等城市对广州产业的依赖,但失去了临湾产业发展,在整个大湾区的辐射力上尴尬因此更加凸显。
因此广州最南端的南沙将在大湾区格局中起到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但南沙的定位从临港重化工区、海港,再到自贸区,南沙的发展一直在调档,即便顶上了自贸区的帽子,却看不到前海、横琴那样的明显的政策利好。而深中通道一旦修通,南沙去深圳机场(000089,股吧)30分钟可达,到白云机场(600004,股吧)却要90分钟。广州之于南沙,南沙之于广州,处境微妙,广州再不把发展重点南移,环伶仃洋湾区的诸城大合唱,广州想要唱出高音,只怕愈发艰难了。
(作者系时代周报评论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