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丽爽
钱三强的题词,“中关村(000931,股吧)第一人”陈春先写给合伙人纪世瀛的两封信,陈庆振创办科海公司早期工作照……6月9日是第11个“国际档案日”,昨天,海淀区档案馆举行了“档案见证中关村创新发展捐赠仪式”,纪世瀛、陈庆振等中关村发展史上的先驱们,捐赠了多件珍贵档案。
“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钱三强”。一张泛黄的白纸上,用蓝色钢笔写着三行工整的字。这是老一辈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所写。
档案捐赠者、曾在《科技政策与管理》杂志当编辑的86岁高龄的任亚玲老人介绍,1993年第五期,杂志改版,邀请了当时中关村科学家、企业家、政府负责人题词,包括卢嘉锡、宋健、朱光亚、柳传志、赵忠贤等。
1978年10月23日,陈春先创办了“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是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的雏形,拉开了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大幕。
“老纪,这次生病,不比从前,使我认真考虑治病与生活前途。病是‘可治之症’,我是喜欢的。但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我知道并感激您对我的事一直是关心的,一些朋友也想帮助,但事情又(有)其复杂的一面……”2001年和2002年,陈春先同时给创业合伙人纪世瀛和时任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的陆昊写了两封信,希望和纪世瀛合伙创办“民营科技网站”和“陈春先工作室”。后来,纪世瀛拨给他8万元作为开办费用,每月5000元运营费,就靠着这点儿经费,陈春先艰苦地运营着网站、工作室和另外一个技术转让中心。2004年,陈春先因病去世。
“陈春先在病魔缠身和连医药费都要争取别人支持的情况下,还在奋斗不息,这位“中关村第一人”,竟然要用自己的住房换取开发资金。这两封信里饱含的创业情怀、这种屡败屡战的中关村精神值得景仰、值得歌颂、值得传承!”代表纪世瀛捐赠两封信原件的王枫楠表示。
“这两封信,还原了创业者创业的艰辛历程。创业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屡败屡战的斗志,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中关村精神。”海淀区档案馆馆长杨军昌表示。
自2016年海淀区档案馆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举办了一系列有关中关村的展览。目前,一楼正在举办“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成就展”“档案见证中关村——那些年、那些事”展览,二楼设有单独的“陈春先展室”。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