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如何在新时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期观察版的几篇文章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编 者
建设文化强国的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民观察)
佘双好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成果,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重要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科学界定,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多维度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突出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其价值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其文化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的精神成果,具有明确的中国立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突出中国特色,体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文化主张。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中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因,是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沃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以强大的生命力顽强坚韧地发展着,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历来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积极主动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滋养。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层面的体现,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这决定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摒弃那种“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错误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社会主义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而不是其他性质的文化,这是在文化性质方面具有的内在规定性。社会主义文化是比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更先进的文化形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是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形成和积淀起来的精神成果。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也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性质,是因为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性质文化的根本标志。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偏离社会主义的性质,即使文化产品生产得再多,也不能说建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实践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生动反映,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精神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牢牢把握其实践精神,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从实践中获取文化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又使文化发展成为改革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建设文化强国应科学处理三种关系(大家手笔)
何星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落脚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实践中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社会各界的共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如果丢掉了传统,就可能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在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当前,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继承和弘扬其中丰富、优秀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具有永恒的价值,在历史上代代相传。此外,还应继承各种优秀的文学著作、音乐、舞蹈、戏剧等。
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要重视文化创新。我们常说“旧邦新命”。所谓“旧邦新命”,主要体现为尊重传统、弘扬传统但不因袭传统,而是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对传统的东西进行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应不断推陈出新,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文化创新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知行合一的笃行精神等。对于这些精神,我们应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也应注入新的因素,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文化创新还应立足于当今现实,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
二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引进来与走出去是相反相成的关系,两者应该平衡发展。引进来的目的是为了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更好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感召力。习近平同志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中华文化讲求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引进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需要强调的是,引进优秀文化成果不能囫囵吞枣,更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而要根据我国国情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更适合中国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注重引进来,也要注重走出去。只有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才算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对许多国家包括西方国家产生过深刻影响。17世纪至18世纪,一些西方传教士把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翻译介绍到欧洲各国,震动了欧洲许多国家的思想界,形成崇拜中国文化的热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华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因此,中华文化走出去正面临难得机遇、具有广阔空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一是可以加大文化产品的出口;二是可以做大做强主流媒体,拓宽传播途径,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三是可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四是可以支持国外的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
三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共同的精神家园,崇奉相同的主流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这使中华文化具有统一性。但中华文化又有多样性的特征。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使中华文化表现出多样性。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统一性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独特性。
增强文化的统一性,关键是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护和传承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和雕刻、刺绣、编织、染色等手工工艺,还要保护各种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族医药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参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必由之路
“两创”:建设文化强国的科学方针(适势求是)
李宗桂
当代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助力,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精神滋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同志近年来明确提出并一再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充分体现,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准则和必由之路,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方针,也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保障。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它首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价值,是值得我们认真开掘、大力弘扬的历史文化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作出许多重要论述。他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脉的文化自觉,也是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它不仅要求我们尊重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善于转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有所保留、有所抛弃、有所转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显然是历史虚无主义,但全盘袭用则会变成复古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无论从文化发展的理论来看,还是从文化发展的实践来看,“两创”方针都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性方针,是对以往各种传统文化继承发展观的超越和创新,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前提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客观理性的价值评判。这种价值评判,不能仅仅凭感悟、凭直觉、凭主观情感,而要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形成科学的价值评判标准。我们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有利于治国理政、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道德建设、有利于文化认同、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民族复兴、有利于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具有这些特质的若干方面固然很好,但若只有某一方面的特质也弥足珍贵。其中,既包括核心思想理念,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也包括中华传统美德,如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还包括中华人文精神,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离不开中国精神的激励。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进一步构筑中国精神、高扬中国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构筑中国精神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坚持“两创”方针,就能不断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作者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适势求是)
高长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只有深入贯彻落实这些基本要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推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包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无论哪一方面的工作,都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比如,我们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文化建设才能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方向甚至误入歧途。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根本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首先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不可能真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我们要把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方面面,让世界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追求、文化担当。
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当代中国现实属于客观实际和社会存在的范畴,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于主观认识和社会意识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关键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立足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努力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通过文化建设让世界更好了解“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当今时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与此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具体到文化发展来说,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长期存在的文化话语权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企图通过“文化霸权主义”等维护旧的世界文化格局。与此同时,科技进步、文化产业兴起等都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趋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