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末末离开华为,以反思的心态回顾华为多年的职场经历,写了《别了,华为八年理工女硕离职感言》一文,备受关注。此后应出版社之邀写就《神坛在左,华为往右》一书。
作者在华为一直在研发体系,其间待过上海、深圳、西安三个地域。写作期间,先后面见了五十位左右的华为人、前华为人,受访者以口述的形式讲述了围城内外、转身前后的故事。
口述的主人公们有着如下标签:出身一清二白,接受了高等教育,怀抱梦想在职场上奋斗,如今上有老下有小,遭遇职场瓶颈,在理想和现实间碰撞的年轻人。出生于1976~1985年之间,学历以硕士为主,80%来自小城或者农村,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如今,华为的工号已经排到了近40万,实际在职员工17万人。相对40万人,几十个样本算是个案,但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些个案中。作者称,这些口述只讲真实故事,无预设立场,至于正面负面,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秤。
澎湃新闻请讲栏目经海天出版社及作者末末授权,摘录了书中部分华为离职员工口述,以飨读者。
华为是个信息孤岛,好多人都觉得出去找不到工作,没有安全感, 我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你看啊,同行业的公司所剩无几,外企都在萎缩,国内的公司钱少、氛围也在学华为(很多还学歪了),骨子里都有点看不上。小的科技公司呢,当时也不懂,不懂其实就成了意识里的不存在,对其他行业又无知。抱着那样狭隘的认识还真是玩完了。
所以当时从华为出来的时候,我分析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个性、喜好,定了几条原则:纯技术不做、要求笔试的不去、进入创业相关的行业。依着这个原则我针对性地投了几家,然后收到了一家央企的面试通知,是它们下面的一个孵化器部门,面试了好几轮,主要是对一些企业的判断,前景、行业分析……相关话题我提前看书做了些准备,但是这跟在华为做项目的背景、形成的视野是分不开的。最终过了。
就在这个团队做项目经理,开始了我的天使投资和A 轮投资的运作。那个时候风险投资没那么火,刚刚起步,不像现在这么流行。我的工作内容就是研究行业,选择一个行业,在这个行业寻找团队项目去沟通,最终挖掘出有前景的创业项目,投钱,让项目运作得更好,从中获利。本质是寻找的过程,是双向的。我因为华为研发的背景,一直在科技类行业找项目,经手的有好几家都起来了,也挺自豪的。后来有了新的机会,跳槽到另一家央企背景的基金,做中后期,也就是B 轮、C 轮投资,有上市预期的。
这个行业呢,需要很好的学习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行业判断力。至于项目能不能投,都有决策流程,行业里的老手组成的投资委员会投票决策。
做了四年多,要说有什么收获吧,一个呢,见的人都是行业里比较优秀的,创始人嘛。特别是这两年接触的,都是公司做到中后期的,人本身很优秀,有好的商业理念,对产品的理解都不错。个人能感觉到成长,视野格局都开始了,每成一个项目也很有成就感。但是刚起步, 还没有形成个人的影响力。另一个呢,时间比较自由。比如今天,上午10 点约人在这里谈事,早上先把小朋友送到托班,然后到这跟他聊, 完了过来找你吃饭,下午1 点半,旁边有个创业大赛去做评委。但是很多下班时间,项目的问题别人会在微信找我聊。被动加班的事情很少, 自己手里项目多,就相对忙一些,没有人强迫,时间相对可控。
收入跟华为同等资历持平吧。我们的收益是短期收益+ 长期收益, 长期收益要等项目结束才能看到,有时候周期比较长。在工作范畴上, 有很多跟以往完全不同的事情要处理,比如投资的钱从哪来、项目的方向,逼迫自己延展知识领域。这个行业呢,依靠个人比较多,不像华为已经通过流程摆脱了对人的依赖。这是行业的差异,目前看来风投更适合我的个性。
我刚到这边的时候,发现不用打卡,很不习惯。还有当时的办公室,出了门就已经在公司外面了,你是体验过华为研究所那种深宅大院的,哎呀,惶恐啊,就是《肖申克的救赎》里那种感觉。下了班也不用跟谁说,背个包就走了。以前得给大家打个招呼吧,刷个卡再走。关键是看着周围的人都不走,还挺心虚,不好意思走。现在都不用了,大家可以在办公室聊天,工作之外的事也随便聊,不到下班时间有事也可以提前走,上班期间需要去医院也就去了,没有什么负罪感。以前都不行,虽然在项目交付部相对自由,也是要跟别人说一声才敢走。不适应啊不适应!第一天从那儿下班,才5 点钟。8 月份,明晃晃的太阳挂在天上,很梦幻。好久没有在天亮的时候从公司出来了,见到太阳一阵恍惚。我把这种感觉告诉周围的同事,现在被他们当成笑话来寒碜我了。
他们一般不会把工作排得很满,但我还是习惯每一天安排得相对比较满,就比如今天,已经排到下午6 点了。这种在华为养成的自虐(高度自律、艰苦奋斗)精神看来是要伴随一辈子了,不过现在心态放松了,觉得这也不失为华为给我的一件珍贵的礼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