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会议指出,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会议要求,要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面对明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稳增长任务很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担当逆周期调节的重任,创造出流动性松紧适度、促进结构优化的发展环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董希淼认为,强化逆周期调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需要货币政策营造一个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但逆周期调节绝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要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
正如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所言:目前货币“池子”里的水很多,但需要让资金流到“缺水”的民营企业手里。央行多次表示,要加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为经营正常但暂遇困难的微观市场主体纾困,弥补市场失灵。
其实,货币政策的“工具箱”里还有很多工具,可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方面精准发力。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降准置换、定向降准、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等政策工具,为市场注入了充裕的流动性。
近期,人民银行又创设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新增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精准滴灌民营和小微企业。
“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难依然是明年逆周期调节的关注点之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朝着这一领域持续发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要进一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8年,我国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全年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达到1.3万亿元。同时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多项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见效。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为,2019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有空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适度扩张支出也可以起到稳增长、调结构的效果,也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
会议强调,明年要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
专家表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离不开逆周期调控,宏观政策必须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适度调整。尤其是在遭遇外部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财政和货币政策要及时出手,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公众信心。
“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政策,二者要协同发力。”全国政协常委、财税专家张连起认为,财政政策要实施“能感知、有温度”的更大规模减税,通过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稳增长、稳预期,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利率稳定在适当水平,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