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浦东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出炉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7-12-23 我要评论

日前,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年-2020年)。《规划》明确,浦东新区将严格执行“重规划、重项目、重管理”的要求,围绕绿化林业建

  日前,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年-2020年)。《规划》明确,浦东新区将严格执行“重规划、重项目、重管理”的要求,围绕绿化林业建设、水务管理、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湿地保护、固体废弃物管理、市政道路管养、公用事业管理和民生服务10个领域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指出,“十三五”是浦东新区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浦东要向具有标志性的全球城市核心区的远景目标迈进,基本建成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的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营造兼具活力与魅力的高品质浦东。这一城市定位将为生态环保事业发展提供新空间。

  与此同时,浦东新区在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面临许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比如环境质量与生态宜居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为主要因子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突出;主要水体氮、磷普遍超标,部分中小河道污染严重,城乡水环境差异明显等。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仍待提升,比如供水能力不足,南片地区高峰日供水缺口预计达50万吨;污水收集系统尚不完善,南片支管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存在管网空白区,生活污水直排现象突出等。

  针对这些问题,《规划》着重从绿化林业建设、水务管理、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湿地保护、固体废弃物管理、市政道路管养、公用事业管理、民生服务10个领域确定目标任务,以全面改善浦东新区未来五年的生态环境。

  绿化林业建设是老百姓获得感最显著的领域之一。《规定》明确,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将构建”一核、双环、三网、多点的生态网络结构,形成多层次、功能复合的生态开放空间。到2020年,全区新增森林面积5万亩,新增绿地24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为此,浦东新区将重点推进实施七大类工程项目,即重点区域造林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经济果林建设、外环生态专项工程、中心城周边楔形绿地工程、中心城内及环外集建区公共绿地建设工程、公园绿地改造提升工程等。

  作为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让治水工作进入佳境。此次《规划》也再次明确:到2020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及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2个国考断面、37个市考断面达到水质考核目标;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8%等目标,要求加强源头治理,深化河道综合整治,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生态河道建设。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将在全面落实新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强化防控措施,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是到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到80%以上,PM2.5年均浓度保持在42微克/立方米左右,降尘量控制在5吨/月平方公里以下。

  而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规划》提出目标,即到2020年,全区供水能力达到306万吨每日;新增天然气管道450公里,天然气管网化率达到80%以上,液化气气质合格率保持100%,供电日最高负荷提高到1000万千瓦时,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以上;路灯安装实现区管道路全覆盖,开展路灯节能改造,节电比例达到50%以上。

  据悉,浦东新区将通过法规制度、机制体制、资金投入、建设用地、科技能力和社会参与等保障措施,全力推进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各项工作。例如,加大区域在水、大气、土壤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专项执法与“双随机”执法检查并举;探索通过诉讼等方式对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损害的单位追究环境生态损害赔偿责任;探索建立减排市场机制,探索通过绿色信贷、环境保险、节能减排的补偿性和约束性税收政策等实现减排的良性循环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浦东明年出台“上海文创50条”实施细则

    浦东明年出台“上海文创50条”实施细则

  • 浦东无纸化报检覆盖率超90%

    浦东无纸化报检覆盖率超90%

  • 浦东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网点

    浦东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网点

  • 天津检验检疫局助推北方首个生态原产地保护食盐产品落户天津

    天津检验检疫局助推北方首个生态原产地保护食盐产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