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养老产业硬件不完善、资金缺乏、专业人员不足、医养结合难度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满足庞大的养老需求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袁亚非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今年两会,袁亚非带来了三份提案,其中有两份与养老问题息息相关。袁亚非提出:要加快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缓解我国长期照护压力;要多措并举推动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作为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从2013年开始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两会。在过去几年中,袁亚非的两会提案先后涉及“消费升级”、“走出去”、“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健康产业发展”等关系到经济民生的热点。
今年,袁亚非关注养老问题,将重点放在了失能老人的照护,以及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这两个方面上。他表示,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不断攀升,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41亿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一般家庭难以应付长期照护压力,这部分老年人群特别需要政府救助和社会关爱。另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超过7成患有慢性病,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袁亚非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护理资金来源的最重要制度保障,世界各国很早就开始探索建立长护险制度来解决因年老、疾病或伤残需要长期照顾产生护理服务费补偿的问题。“我国人社部虽然于2016年7月8日发布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上海、山东青岛、江苏南通等15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但从成效来看,与预期仍有一定差距。这除了与试点范围不广、补贴力度不大等原因有关以外,根本原因是我国还未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因此,袁亚非建议:一要尽快将长护险纳入社会保险法,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二要借助商业保险,建立长护险灵活的筹资方式;三要多措并举,着力解决护理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四要加大政策倾斜,鼓励长护险与居家养老结合。
袁亚非认为,在助力老有所养方面,除了要加快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以外,老年人同样渴望拥有高品质的、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这刺激了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服务商涌入到老龄产业中。但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利润低、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与单一的养老业态不匹配,另一方面是因为滞后的养老金融与实体养老产业不匹配。
为此,袁亚非建议:鼓励各地政府建设养老产业示范园区,打造综合性养老产业集群,尽快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政策配套,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助力老百姓老有所养;加大居家养老补贴力度,引导培养消费习惯;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助力养老产业做大做强。
“要做大做强养老产业,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老人的护理与日常照护,而是应该围绕老人吃、穿、住、行、医、养等,全面整合资源构建老人的消费场景,借力养老理财、产业基金等金融手段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袁亚非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