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5个工作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整体转向净回笼,除了上周一(3月19日)央行逆回购交易量与到期量相同,实现等量对冲之外,另外4日均为净回笼。其中,上周四(3月22日)实施100亿元逆回购交易,中标利率由2.50%上调至2.55%。因100亿元仅为象征性的操作量,当次央行重启OMO,很大程度上是为释放政策利率调整信号。
据统计,上周央行通过OMO累计净回笼3200亿元,之前一周则为净投放3775亿元。进入3月下旬,季末将至,央行反而重拾净回笼,近几日面对大额逆回购到期也基本无动于衷,这让原本期望从季末央行操作中揣摩政策信号的市场参与者倍感疑惑。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实施净回笼恰恰说明短期流动性不成问题。去年以来,央行对流动性坚持削峰填谷的操作,体现的是区间管理的思维,即在流动性偏离中性适度水平时开展逆向操作,净投放对应着资金面偏紧,净回笼对应着资金面偏松,眼下可能处于后面这种状态。
近期央行资金投放力度并不大,但资金面仍维持宽松,原因可能在于季末财政投放量可观。年初财政收入增加较多,相应的季末支出力度也可能较大。另外,地方债尚未大规模发行,对流动性扰动暂时较小。而进入3月下旬,面对央行连续净回笼,资金面尚未维持平稳偏松态势,预示季末流动性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在下降。预计未来一周,季末考核因素影响或加大,资金面存在一定收紧压力,但考虑到央行逆回购到期量减少,且必要时央行可调整操作方向和力度,资金面最终实现平稳跨季的可能性在上升。
进一步看,季末维稳流动性是常规动作,倘若4月份资金面仍能维持宽松态势,货币政策取向的微调将具有更高可信度。目前来看,市场普遍认为今年央行货币政策难进一步收紧,实际感受可能更趋于中性,流动性在经历2017年较大波动之后稳定性有望提升。
还有分析人士称,随着季末临近,预计央行将保持较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跨季资金供给,在央行削峰填谷的支持下,资金面波动风险仍然可控。
统计显示,本周将有16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除了周一到期700亿元之外,其余几日到期量均较小,也为央行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