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敏放强调,“乳业拥有超长的产业链,任何一种产品都要跨越农牧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产业链越长、环节越复杂,等待分析的数据就越多,对先进信息技术的需求就越迫切。蒙牛以消费者为中心,从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奶源水平、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创新引领等角度开展数字化改造。”
蒙牛在行业内率先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实现数据驱动的“一杯好奶的智慧”。目前蒙牛所有原奶,已经100%来自规模化、集约化牧场。蒙牛与战略股东、掌握全球领先牧业技术的丹麦Arla Foods一起,构建了完备、详实的牧场管理标准体系,再运用数字技术在各个牧场落地。蒙牛的全部奶牛,都已经佩戴RFID耳标,建立专属健康档案,部分还配备了电子项圈等更复杂的传感器。牧场对奶牛的所有动作,包括喂料、挤奶、按摩等,通过数据分析来设定并随时调整。
此外,蒙牛同SAP、IBM、西门子等企业开展了持续、深入的合作,在全行业内率先部署了LIMS-SAP(实验室管理与企业管理)协同体系。让近百种型号、数千台检测仪器与整个生产体系形成有机闭环。9道关键工序、36个监控点,每天生成数十万份检测报告。系统可以针对异常数据预警,全面控制安全风险,最大程度避免人为干涉。同时,也让产品的一键式追溯成为了可能,充分保障产品品质与安全。
在下游,蒙牛积极探索销售渠道、终端管理和营销的智能化。2017年,蒙牛同阿里以及阿里零售通达成战略合作,完善企业云,共同探索智能货架和无人便利店,对蒙牛的销售渠道进行数据赋能和效率提升。同年,蒙牛与京东联手,京东为蒙牛提供了更开放的数据和营销能力支持,同时,利用区块链防伪技术提升蒙牛产品的追溯能力。
可以说,蒙牛乳业的数字化改造是新旧动能转换、振兴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其目标正是推动乳业全产业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乳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面对这一任务,蒙牛牵头成立了“智能制造联合体”,去摸索一套适合乳业的自主、专用方案。2016年,蒙牛入选了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这是国家对这一尝试的重大肯定。目前,蒙牛已实现了质量控制、能源管控、研发、制造、物流五大板块的全面智能化改造,帮助蒙牛消灭了全产业链上的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在改造过程中,蒙牛还锻炼了一支“既懂乳业、又懂工业互联网”的人才队伍,为更高水平的乳业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现场,蒙牛明星乳品悉数亮相,包括全新升级的特仑苏有机奶、“小蛮腰”纯甄风味酸牛奶饮用型、中国首款二维码可追溯牛奶——蒙牛精选牧场纯牛奶、深受年轻一代追捧的ZUO酸奶等,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品尝。到场的观众对蒙牛这样一家传统乳制品企业如何把大数据运用到生产中兴趣浓厚,在蒙牛集团“食品安全质量实时监控平台”前,观众纷纷驻足询问,而全息投影、触屏式游戏等也吸引了大量观众排队等待互动。
卢敏放坚信,在数字化的帮助下,中国乳业十年来实现了质量管控、制造优化、品质提升等方面的飞跃式发展。下一个十年,中国乳企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用世界领先的信息技术、用世界级的品质管理能力、用世界级的产品创新能力,颠覆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认知,颠覆世界乳业的格局,打造全球领军品牌,引领世界乳业进入数字新时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