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8-08-13 我要评论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强调,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强调,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稳中有降;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这对看似矛盾的现象同时出现,关键就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梗阻。

  摸清“堵在哪儿”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认为,央行将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后,受到资金供求双方意愿和能力的制约,信用扩张受到供给端和需求端多重约束,金融体系“有钱”难以用出去,也难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一方面,从需求端看,受清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调控、环保督查等影响,投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环评不达标企业、产能过剩等领域的融资需求显著下降。

  另一方面,从供给端看,监管趋严、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导致金融机构积极性不强,业务明显收缩。部分金融机构急于清理涉及地方政府的项目,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到期后难以按原方式续作。“由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环保企业在这一轮调整过程中融资难度明显上升。”马骏表示。

  那么,如何打通梗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可以从结构性措施着手,提升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进行信贷投放的意愿。

  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结构性措施已经出台。6月23日,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货币政策、财税支持、监管考核等方式,提出了23条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措施。为提高金融机构使用支小支农再贷款的积极性,中国人民银行还放宽支小再贷款申请条件、放宽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要求等。接下来,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还有望免征增值税。

  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占比超过96%,创下近十几年来的新高。银行在企业融资中几乎是唯一融资来源。因此,要缓解企业融资难,增加银行信贷额度、提升其积极性是关键。

  多位专家建议,应适度放松对银行的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适度放松可以让银行有更多的表内额度,承接表外资产回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指出,为缓解银行表内信贷需求压力,建议适当增加今年银行信贷投放额度,可以相应适度放松MPA考核,同时拓展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如支持银行发行可转债和增发股票等。

  不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不是长久之计,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关键还要拓宽除银行之外的其他融资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表示,当前在所有融资渠道中,实体经济基本依靠人民币贷款融资,其他融资工具、融资渠道几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盛松成认为,要正确理解表外融资与表内融资的关系,在符合监管要求和风险防控的前提下,适当保留表外融资,增加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堵偏门’的同时,也要‘开正门’。”连平认为,要把握和控制好治理整顿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影子融资”的节奏和力度。在“堵偏门”,即对不规范、有潜在风险隐患的非信贷融资开展治理整顿的同时,也要“开正门”,对那些真正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规范合理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予以鼓励和支持,促进其平稳增长,发挥对银行信贷融资的补充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根本举措

    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根本举措

  • 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年中看进展:深化政治巡视 提升全覆盖质量

    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年中看进展:深化政治

  • 胡怡建:完善系统运行机制 提升税收征管效能

    胡怡建:完善系统运行机制 提升税收征管效能

  • 盛松成:金融防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不矛盾

    盛松成:金融防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不矛盾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