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难点和痛点,近些年,相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长足进展。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江西省早在2013年推出的“财园信贷通”不失为一种创新做法和好的模式,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推广,5年的成功实践带给我们不少启示。
一是大胆探索,勇于改革。面对市场失灵问题,江西省财政厅利用“有形之手”,拿出“真金白银”,通过金融杠杆和倍乘效应,激活信贷资金“输血”给中小微企业,改变了“撒胡椒面”现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覆盖面。可以说,这种把过去无偿补助给企业的资金变成风险补偿金,改变财政资金支出方式,是江西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打通融资壁垒,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财园信贷通”构建了以工业园区为枢纽、园区内财政、工商、税务、工信、社保、房管、国土等主要经济部门信息共享的合作平台,改变了过往“单打独斗”的做法,形成了“政府、园区、银行”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局面。
三是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通过“财园信贷通”逐步规范了中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建立了信用度,将违约的企业和其所有股东,纳入财政等政府部门建立的社会诚信“黑名单”的制度,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项政策的推出,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财园信贷通”的确像涓涓细流有效激活了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也正在发生变化。“财园信贷通”这一创新模式,对遏制经济下滑、帮助企业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江西“财园信贷通”实施5年来,财政资金累计投入71.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732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4.6万户次,减费让利38.97亿元,已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作者:赖永峰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