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选择类型多样化、读书时间碎片化的“轻阅读时代”已经到来,图书市场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据统计,2017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总体规模已达803.2亿,同比增长14.55%,增速再创近年新高。在图书单品种盈利能力持续上升的大环境下,少儿类、社科类、政策类图书占比增长显著,在文学类读物所占有限份额中,部分“鸡汤文学”凭借过“百万销量”和“话题热度”备受关注,甚至在某些图书销售网站举办的投票评选中险胜纯文学大家新作。读者选购书籍时,“鸡汤文学”作品腰封上名目纷杂的文化奖项、天花乱坠的名人推荐令人眩晕,文本的故事性被商业属性喧宾夺主。这背后不仅是读者阅读趣味、时代文艺风尚的与时俱进,更隐含着出版行业竞争、营销宣传的商业博弈。
对大部分商业写作者而言,其创作的目的与传统文学追求“经典化”的标准恐怕相距甚远,文本碎片化、话题趣味性等传媒属性远胜于文学意义上的可读性。许多“鸡汤文学”作者具备传媒行业背景,对出版行业的营销诉求了然于心,写作的根本目的赤裸地指向大众化的阅读趣味背后的出版红利。有些作品,其创作缘起是微博上的短篇睡前故事连载,与读者互动并积累人气后迅速出版并成功改编为电影。还有些作品,则以奇人传记般的文体,传达着与现实保有一定距离的理想化的人生态度。部分作品中,“迷惘”“忧愁”“哀伤”是兜售现实焦虑的情绪砝码,“青春”“梦想”“人生”是描绘理想生活的高频词汇,“喝酒”“旅行”“恋爱”是开解心灵困惑的标准动作,文本背后更带动起一系列新兴“鸡汤旅游”“鸡汤电影”等相关产品的销售热潮。同时,商业化写作者的身份多源于市场反响而非文本自身传递的文化价值。在超高销量的“奇迹”背后,该类作者兜售自我个性人设的同时令文本成为附庸,动辄上百场的落地签售活动和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再版衍生品,使得文学作品成为纯粹商品,本应文火熬煮的“心灵鸡汤”沦为了速溶即食的“麻痹快餐”。
图书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对读者群体、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趣味养成和人生观念塑造影响深远,必须警惕商业化的写作完全唯市场利益而论、出版商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远胜社会效益等倾向。“鸡汤文学”本身并非贬义词,该类型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也并非绝对负面。相比纯文学作家创造的艺术世界,通俗文学作品中代入感极佳、共鸣感极强的故事和题材,备受大众喜爱。全世界各类“鸡汤文学”佳作的成功,切实地鼓舞过失落者奋进、促进了出版市场的繁荣。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美的文字表达,能化作夜深人静时抚慰孤独心灵的喃喃细语,奏响迷惘岁月中鼓舞勇气的青春战歌。青年人作为通俗文学阅读的主体,其阅读趣味和艺术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若多年后回忆起早年的阅读经验,满是“廉价鸡汤文字”的青涩难堪,而非优质文学佳作的心灵触动,不免会遗憾与追悔。文学的选择和阅读,应是不同的生命经验之间势均力敌且心领神会的碰撞交织,未经世事的少年人和饱经沧桑的中年人,在不同生命处境下,对同部文学的理解和心态亦有不同。但当文学阅读选择的自由,被畅销书商业诱导的霸权取代,文学的阅读审美倾向被商业化写作趣味碾压,“鸡汤阅读症”的负面影响就开始显现,积极的文化风向引导此刻绝不可缺席。
每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正体现于当世文学的新风之中,文化产业的繁荣不仅要符合市场规律,还需追求艺术品格。近期,全民阅读工作在各地火热开展,但“鸡汤阅读症”的处方绝不仅仅是一张张“人民的书单”,更要基于对商业写作的高度关注和文化市场的正确引导从而对症化解。文学趣味与商业收益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壁垒,《平凡的世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经典佳作,多年来激励无数青年人追梦远航的同时高居畅销榜前列,印证着大众趣味、文学品格、商业属性彼此的包容与滋养。对此,图书销售平台应与政府联合,积极设立有公信力的通俗文学奖项,而非为商业利益而倾斜。出版行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需同步发掘优秀通俗文学青年作者、树立新时代文学趣味的先锋营,令青年的梦想乘风而起,使人民的书香流传万家。(覃皓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