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月13日,中国已在一个月内三次遭遇来自美欧等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暗流汹涌之际,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队”将扮演何种角色备受关注。
新全球化领跑者
中国将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领跑者。
全球化受阻已成当前困扰世界经济的一大严峻挑战。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的话说,这有可能引发各国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使正在复苏的全球经济重陷衰退。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亦表示,逆全球化是今后最大的全球性挑战之一,无论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深受其害,必须将其转变为新全球化。
在胡鞍钢看来,所谓新全球化,是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化。当前,发达经济体扛不动自由贸易大旗的现实问题,给了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推动新全球化的“天时”;周边大国崛起是“地利”;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特色大国伙伴关系网络则是“国和”。
胡鞍钢称,身为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世界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中国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机遇,从上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转变为新一轮全球化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中国已经准备好了。”
海外也对中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有所期待。
“中国是开放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支持者,对全球化的贡献令人敬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肯特·凯尔德(Kent Calder)称,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庞大体量以及对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我确信中国将在设置国际规则,促进全球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治理体系改良者
中国将是全球治理体系日益重要的改良者。
过去几年间,中国对完善全球治理的贡献引人注目:“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均已从构想变为现实,且都在加速推进;在中国的努力下,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成为G20发展史上成果最多的峰会之一。
“中国正在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面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胡鞍钢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也称,中国已经在全球经济治理的多个领域扮演了“主要角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从全球治理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不是对现有体系的挤压或碰撞,而是融合;中国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态度是改善、改进,而非颠覆性的改变。
近年来,登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领导层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推动国际机构改革也始终不乏中国力量。
“这表明,中国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把现有‘庙宇’修得更金碧辉煌一些,让大家都更好受益。”魏建国说。
公共产品供应者
对一直追求互利共赢的中国而言,为周边国家乃至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胡鞍钢表示,当前世界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归根结底是全球性公共产品赤字。在此情况下,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必须将自身发展“两个一百年”目标与世界发展进程紧密结合,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方案和智慧。
魏建国认为,针对目前全球金融脆弱性加大,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贫富差距已超警戒线等局面,今后中国应着力在金融监管、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等方面提供更多全球性公共产品。此外,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建立和输出“中国标准”“中国规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