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公办机构住不下 私营机构住不起 医养结合试点遭遇“资源尴尬”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8-09-20 我要评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医养结合正成为全民养老的新选择。医养结合整合了医疗、康复和养老多方资源,实现了养老模式的新突破,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医养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医养结合正成为全民养老的新选择。医养结合整合了医疗、康复和养老多方资源,实现了养老模式的新突破,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兰州、庆阳调研发现,一些医养结合机构一床难求,医养分离,难以满足托养老人的需求;而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面临高投入、低收益的现状,且政策统筹缺乏合力,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激发。

  现象:僧多粥少

  甘肃兰州等地医养结合探索初见成效,但面对日趋旺盛的需求,医养结合机构面临床位少、护工少、机构少的紧缺局面,并存在医养分离的现状。

  一是公办医养结合机构一床难求。甘肃省兰州市康乐医院是兰州市唯一一家公办双资质医养结合机构,这里生活着130位老人。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是公办医养结合机构,这里费用平价,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居多,由于床位紧缺,一些老人只能“拼房”住在4人间,而有入住意愿的,排队需要半年之久。康乐医院院长赵彬说,大部分人都在这里养老送终,无法预期出院时间,在医院难以扩容的情况下,床位周转慢,一床难求成为常态。

  二是养老护理员待遇少、社会认可度低,护理员普遍招聘难。康乐医院护理部主任董红表示,一批高龄护理员即将退休,医院又招聘不到年轻的护理员。“老人需要1对1专人护理,但医院护理员太少,1位养老护理员通常需要照顾8位老人。”董红介绍,养老护理员负责帮老人打饭、洗澡、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日常生活照料,目前医院的服务难以充分满足老人们的需求。赵彬说,工作强度大、待遇少和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使养老护理员出现明显的短缺。

  三是机构存量不足,医养分离难持续。甘肃省医养结合促进委员会会长鲁丽萍说,自2015年试点至今,兰州共有4家医养结合机构,其中仅康乐医院建立了老年人医疗、养老互相转接的运行机制,集医疗、康复、护理、健康教育、托养五位一体,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兼备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功能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记者在兰州、庆阳走访发现,有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有的公立医院设置了老年病科。由于缺乏专业的全科老年大夫,养老院医疗水平偏低,医务室设备有限,只能提供日间照料,大多以“养”为主,难以满足老人医疗需求。当老人生病时,都转向就近的医院救治,这种“医养分离”状况还无法满足长期护理和医疗护理的要求。

  根源:供求矛盾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老龄化形势严峻,但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试点效果相对于东中部区域明显滞后,推进医养结合存在自身特殊的困难和障碍。

  第一,各部门政策统筹缺乏合力。兰州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谢宏林说,医养结合涉及民政、残联、老龄办、人社、卫计多个部门,政策往往难统筹,无法将资金高效地投入到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中。甘肃省医养结合促进委员会主任鲁丽萍说,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但呈现碎片化的特点,没有很好地发挥政策间的协同作用。

  第二,社会投资潜力难释放。谢宏林说,兰州重点扶持了几家医院发展医养结合产业,但从发展现状来看,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民营医院医疗资源有限,对一些老年病诊疗缺乏有效手段;二是养老事业是公益性的微利行业,投入成本大,加上政府补贴政策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仍待释放。

  第三,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赵彬说,托养老人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可以享受完善的医保和大病保险等政策,但在“养”方面的支出压力很大。除了特殊群体由政府兜底,大部分托养老人需要自费,在甘肃公办医养结合机构如此奇缺的情况下,民营机构收费门槛高,老人养老部分开支每月可达1万元,严重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致使老人在公办机构住不下,去私营机构又住不起。

  出路:资源整合

  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互通,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多部门共同参与,统筹协调区域内养老医疗资源。医养结合的发展,让西部地区医疗机构担心有限的医疗资源被瓜分。鲁丽萍建议,鼓励“吃不饱”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近和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结对子”兜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实施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等扶持政策,各部门明确职责,由卫生部门批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成为有医疗资质的机构,由民政部门确认其非营利性并纳入医保。

  其次,多渠道加强养老医护人才供给储备。谢宏林建议,统一卫生、民政部门的培训政策和标准,对完成课时、达到培训考核标准的医护人员、护理员可统一发放资质,以扩大全市医养结合服务人才队伍。目前,兰州市正在探索将老年医学、康复医学人才作为紧缺人才纳入人才培训规划,并对托养老人及患者实行医生、护士、护理员24小时专职三级服务,实行医养结合分类服务,效果初显。

  最后,积极推进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机构,以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同时普及推广长期照护险,省级层面将老年长期照护保险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支付项目,投资健康养老事业,加大对健康养老事业的支撑。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欧力士集团资深董事长宫内义彦:抓住在华投资新机会

    欧力士集团资深董事长宫内义彦:抓住在华投资新机

  • 新业态需用新视角:专家表示共享住宿和旅馆业需区别对待

    新业态需用新视角:专家表示共享住宿和旅馆业需区

  • 教育行业居住工作定制白皮书发布

    教育行业居住工作定制白皮书发布

  • 房价是否稳住了?调控还应向何处发力?专家们这么说

    房价是否稳住了?调控还应向何处发力?专家们这么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