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杨长湧:加快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8-10-18 我要评论

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习近

  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这为我们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开放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的支撑。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是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建设全面开放体系是我国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更好开拓国际发展新空间的必然要求。去年以来,世界经济虽然呈现回暖向好态势,但尚未走出亚健康和弱增长的调整期,新的增长动力仍未形成。我国对外开放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在新形势下,只有通过建设全面开放体系,加快培育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加快改善国内营商环境等,才能有效对冲国际环境的不利影响,为商品、资本、技术等引进来和走出去开拓更大市场空间。

  建设全面开放体系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世界经济处于疲弱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贸规则进入艰难重构期。这既给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带来较大挑战,同时也推动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其中一个关键着力点就是建设全面开放体系。对内,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的建设和制度创新经验推广,扩大市场开放、改善营商环境,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快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对外,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建设全面开放体系是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无论是扩大中高端供给,还是减少低端无效供给,都不可能离开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而孤立完成。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实现高水平引进来,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利用境外优质的资本、技术等资源,从而更好地弥补短板,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同时,还要通过主动开放加快走出去,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建设全面开放体系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要啃硬骨头,也要涉险滩,更需要发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作用。比如,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倒逼国内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倒逼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等。总体看,建设全面开放体系,更好发挥开放型经济领域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顺利爬坡过坎的必然逻辑。

  (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需要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四个转变。

  从发展基础看,要从低要素成本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一方面,要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要巩固和拓展传统优势。继续挖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素成本潜力,加快承接沿海加工贸易转移;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通过这两方面措施,共同打造产业、区位、营商环境等综合竞争优势。

  从发展模式看,要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眼下,应切实摆脱“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推动利用外资向引资、引技和引智相结合转变,更好地利用搭载在外商投资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等;提高对外投资营利能力,促进对外投资与国内产业发展相协调。

  从激励机制看,要从优惠政策为主向制度规范为主转变。主要是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为抓手,与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接轨,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通过向全国复制推广相关经验,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同时,也要照顾各地开放基础的差异性,调动地方积极性,形成规范制度为主、优惠政策为辅的优良营商环境。

  从治理地位看,要从国际经贸规则的适应遵循者向参与制定者转变。坚定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三)

  建设全面开放体系要求补齐结构布局短板,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从区域开放布局看,内陆沿边开放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与沿海相比仍是开放的洼地和短板。应着力解决制约内陆沿边开放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等问题,探索内陆沿边开放的有效模式和路径,补齐内陆沿边开放短板,实现沿海与内陆沿边开放相协调。

  从领域开放布局看,服务业仍是对外开放的一块短板。应继续大幅放宽市场准入,重点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补齐服务业开放短板,使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从合作伙伴布局看,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开放仍需大力提升。要进一步发掘与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的潜力,发挥我国商品、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更积极主动地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 杨长湧)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上实委支持青岛经贸示范区建设

    上实委支持青岛经贸示范区建设

  • 发挥“全岛试点”整体优势建设海南自贸区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发挥“全岛试点”整体优势建设海南自贸区 打造全

  • 中欧班列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旗舰项目

    中欧班列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旗舰项目

  • 海南:建设什么样的自贸试验区?怎样建设?

    海南:建设什么样的自贸试验区?怎样建设?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