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公开征求意见,纳税人能少缴多少钱?专项附加扣除为何只选六项? 个人申报、信息证明,如何让纳税人少跑腿?防范逃税骗税,确保风险可控,征管如何没漏洞? 10月21日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和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做客《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深度解析。
为什么不直接提高起征点?
白景明:让生活负担重的纳税人更多享受减税红利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比如同样是月收入上万,但有的人有孩子、有房贷或是接受继续教育,而有的人没孩子,所以生活负担是不一样的。这个扣除的原理就是,要保证人们的基本消费支出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样的收入,但是负担重,抵扣的税多了,保障程度就高,这也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原则,如果都是一样的规模,就起不到差别化对待作用了,要让生活负担重的纳税人享受更多减税红利。
王冠:专项附加扣除体现减税惠民的精准性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专项附加扣除更强调的是精准性,比如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那么双方每月各自可以以赡养老人的名义去抵扣两千,与此同时还有相应的房贷等抵扣,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专项附加扣除体现减税惠民的精准性,这样更精准的滴灌是不是比简单提高起征点的大水漫灌要更有效果呢?这个背后存在一个很深刻的理念的变化。这次在租房的问题上也考虑到了各地的地方差异,为什么都没有进行相应的差异化取舍,是因为要考虑整个大一统的税收制度的可行性和相应的综合成本的计量。
为什么只有这六项能抵扣?
白景明:以人为本 托底基本消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这六项是最基本的消费,而且是我们消费支出中占比较高的支出项目,比如一般的住房贷款可能是家里的第一大项支出,还有人们在发生大病的特殊时期支出也非常高,这些都是人们基本生存的问题。我们在综合扣除里也已经考虑了,但是这六项我们要加大力度,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同时要精准性保民生,要托底基本消费。
王冠:尊重法理人情 体现税改温度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这六大项是经过了精心合理取舍设计的,专项附加扣除的领域,是尊重法理人情体现了税改的温度。法理上,比如对于子女教育相应的抵扣、对于赡养老人的抵扣,这都是每个成年公民必须的义务,人情方面,比如大病抵扣的额度就非常高。税收本质是对于财富的再分配,对于家庭生活给予了温度和保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我们从孟子以来就强调守望相助,现在依然是我们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个税的立法的立意是非常高远的。
怎么扣才能少跑腿 没漏洞?
白景明:个税改革是一项精准发力的系统工程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第一,所谓精准发力它是托底基本消费保障民生,让人们基本生活水平能够有效地、不断地提高。
第二,这次个税改革我们的综合费用扣除都在加大,加上专项附加扣除,能够有效地刺激消费,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稳增长的措施。
第三,主要提高行政效能,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这次个税改革连带着征管体系要进一步地完善,这种征管体系的完善背后,是政府行政部门配合协调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行政效能提高的过程。它必须信息共享,打破以前的壁垒,不信息共享税收很难征上来,它是我们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当中的一个步骤。
王冠:以个税为抓手 打破行政区块壁垒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这次改革纳税人也可以自行申报纳税,比如关于个人隐私问题就可以个人去申报,所以我们非常期待能够以个税为抓手,来打破行政区块的壁垒,政府各部门后台来进行审核,税务、公安、民政彼此之间是要打通的,如果能够以这回作为一个很好的改革推手契机,那么我们综合的政府运行效力和体系都会有所提升,会加快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