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这片面积占全市三分之二的区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数据显示,2017年生态涵养区PM2.5年均浓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53.25%。2012年至2017年,生态涵养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8.5%左右。
北京市日前发布的《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为7个相关区明确了发展方向:门头沟区重点推动文化旅游康养和户外运动产业;平谷区重点推动特色休闲旅游产业;怀柔区重点推动绿色创新引领的高端科技文化产业……
《实施意见》提出5方面16项措施,可以用“一个总体要求、三个关键词”简要归纳。“一个总体要求”是指统筹实施“两山三库五河”生态保护,系统推进“一城两带多园”绿色发展,走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生态涵养区建设成为展现北京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典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示范区。3个关键词分别是:“头等大事”“不吃亏能受益”“宜居宜业宜游绿色发展”。
《实施意见》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按照“两线三区”进行规划建设管理,抑制开发建设的冲动和不顾条件的发展冲动,确保区域生态空间只增不减、土地开发强度只降不升。因为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今后生态涵养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推进高水平的生态涵养保护,继续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到2020年建设和恢复湿地3万亩以上。
“不吃亏能受益”就是不让保护生态环境者吃亏。北京今年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将通过动态调整机制让看山、护林、保水人员实现绿岗就业增收。同时,对从事节能技改的企业给予每吨标准煤600元或800元的市级补助;对从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的企业在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宜居宜业宜游”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城市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基础。通过持续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生态涵养区的一般制造业、低小散乱企业等将加快退出。在建设用地和开发强度减量约束下,生态涵养区将实现更加节约集约高效高质量的发展。
同时,北京将对生态涵养区加大市级投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生态涵养区建设项目的范围和比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学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