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是老话题,也是常用语,人们天天都说;“取长补短”是壶老酒,醇香味美,几乎时时在品。无论古代还是现今,这句成语使用频率很高,受益范围很广,教育效果很好,生命力很强。
的确,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然而,要看到别人长处,认识自己短处并非易事,做到有“自知之明”就更加困难了。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要有自知之明,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前进。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我们常常看到自己的优点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少;原谅自己的缺点多,宽容别人的短处少。说自己的优点往往滔滔不绝,讲自己的缺点则遮遮掩掩;说别人的短处绘声绘色、入木三分,讲别人的长处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一个群体,一个单位,一个班子,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甚至,小心眼、鸡肚肠、嫉妒心,就很难和谐共事做好工作。即使你有超群之才,也可能有明显的弱点,有高山必有低谷。因此,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需要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合力。
俗话说:“人上有人,山外有山。”“三人行,必有我师。”发现别人长处并不是难事,只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虚心好学,就能从中受益。一个班子也是如此,一个理想班子的组合,其成员应该各有所长。有的领导干部求全责备,以自己的长处要求人,这个不如你,那个也不行,总是看不惯、不顺眼、不放心,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群众。这样就很难团结多数,做好工作,干成事业。
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排除嫉妒心理。长处是优点,是优势,是值得羡慕和赞扬的,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条件。当人们夸奖别人长处的时候要为之高兴,要真心实意地维护和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而不是脸色难看,心里不舒服,抵触排斥、冷嘲热讽。发现别人的长处有利于克服自己短处。别人的长处就意味着自己的短处,短处就是不足,不足就是缺陷,缺陷就不完美。虽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追求完美的心态人皆有之。
短处之所以为短,它除了生理性的原因外,很大程度是自己的弱点所致,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有的短处是显而易见的,有的短处不易察觉,有的短处却误认为是长处。因此,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就能清醒地看到他人的优点和优势,找到自己的缺点和弱势。而不是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总认为自己不错,胜人一筹。更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别人的失败上。当然,肯定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不是对其缺点、错误、不良现象不批评,不斗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人主义。总之,要辩证地看待长与短,正确地对待长与短。取长补短是人生的必修之课。
怎样对待自己的短处呢?
一是不护短。缺点是客观的事实,群众看得很清楚,无需回避,也遮掩不了。但虚荣心是护短的最大病根,它常常使人好大喜功,文过饰非,甚至弄虚作假,嫁祸于人。一切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敢于承认短处,容得下批评意见,并虚心改之。
二是善避短。聪明的人不仅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还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短处与不足。避短并不等于回避缺点,贪功诿过,报喜不报忧,而是在认识自己某些不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努力奋斗,不断进步,为党为人民更多更好地工作。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苏自林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