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枝的家乡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伊克乌素嘎查,因建设“民俗博物馆”带动旅游初兴。嘎查把相对集中、简单修缮加固还能保持原貌的老屋保存下来,“像包玉枝这样的18户农户,我们把他们的房本集中保管、院落集中收储,建成民俗旧居展示园”。伊克乌素嘎查农牧旅游公司总经理李巴图说:“我们通过‘三权分置’把全村所有土地都流转过来,公司返聘种植、养殖能手专业管理。原来的农民不管住进新村还是进城务工,都从土地上脱离出来,除了自己创收,还能在公司里分红。”
嘎查里的“明白墙”上清楚写着:实施“文明村风建设积分制”,总分100分,按分值分红。其中,勤劳勤俭占10分,童叟无欺占10分;发现家庭劳动力无故不务工一次,扣5分;发现对游客不礼貌一次,扣5分……今年第一次分红,到手8400元,包玉枝高兴地说,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挂钩,人人都认可。
与伊克乌素嘎查相邻的希勃图村的“账本博物馆”也引起了人们关注。“大包干”后每个农家都成为独立核算单元了,希勃图村村民渐渐开始记账。1992年至2012年,实行家庭收支记账的已达73户。党的十八大以来,记账的达到220户。党的十九大之后,500多户村民开始家家记账。
因病致贫的邓海飞全家生活来源就是那点口粮田。今年1月份,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把记账本送到了他家。帮扶干部帮助他理路子、想法子:种地之外要养牛,种养之外打零工,同时给他安排了一份护林员的工作。记着自家账,看着他家账,邓海飞的脱贫信心增强了,“看到别人家钱是从哪儿赚来的,我的思路打开了”。
“宾朋入座,看看听听确能怡情养性;粉墨登场,真真假假均为移风易俗”。在义隆永镇西地村,“我为群众唱大戏”舞台令人振奋。镇长张玲忠介绍,西地村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评剧村”之称,如今组建了西地村小剧团,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闲时上台,忙时下田。他们自编自演,激浊扬清,多次获奖并受邀到周边城市演出。
“旗里、镇里为剧团购置了音响、服装设备,建设了大舞台和排练厅。”西地村党支部书记田伟坚说:“乡村的夏夜,演出时聚光灯下蚊虫乱飞,但这无所谓。只要能给百姓送上欢乐,只要能助力文明乡风,无论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房本、账本、剧本,成了草原上“面向未来、不忘本来”的新样本。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李杰翔认为:“精神上的贫穷比物质上的贫穷更可怕。精准扶志,无论对精准脱贫,还是对乡村振兴,都很有意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